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崇信:用“民生温度”提升城市“幸福指数”

2025-03-28 16:01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甘肃省崇信县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百姓需求,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缩小公共服务差距,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3月17日一大早,在崇信县锦屏镇枣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内,阵阵菌菇香味扑鼻而来。居民王银娟正做着采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基地就在家门口,上班方便,收入也不低。”说话间,王银娟的喜悦溢于言表。

  2024年,全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80.2%以上,37项民生实事项目如同37枚棋子,在“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的棋盘上精准落子。

  家门口的幸福,让生活更有温度。数据显示,2024年,崇信县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富民创业贷款1229万元,累计发放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62人次16.65万元、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109人次29.67万元,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11人6.3万元,有效稳定了就业岗位。在崇信广袤的大地上,处处都有返乡创业“新农人”的身影,他们不仅自己实现了创业梦想,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化作崇信城市建设的点滴行动,也让群众的生活更有品质。

  “出门就是公园,走几步就能锻炼身体,生活太惬意了!”城区芮溪文园B区王大爷说,他每天都会带着孙子去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散步。

  随着G312崇信-花所段公路、凤翥大桥建成通车,崇信的城市发展驶入“快车道”。实施老旧小区污水管网改造项目3.5公里,小流域治理约2公里,全县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6%以上;20所中小学功能室改造提升;建成公共停车场4个,对城区18条道路规划实施机动车停车泊位1200多个,增划非机动车停车位273个,破解“一位难求”;建成并投运村级互助幸福院6家……

  在新农村铺设污水主管网1585米,修建钢砼污水检查井68座,3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化粪池1座,配备10吨吸污车1辆。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建成了6个乡镇(城区)乡污水处理厂(站),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顺利推进,1.75万座农家的卫生厕所改造,改出了美丽乡村新气象,崇信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5.6%。

  崇信城乡建设的新貌,给崇信人带来的是生态文旅的蓬勃发展。融入崆峒山大景区的名片效应持续释放,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739.71万人次。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如今的崇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民生温度”提升城市“幸福指数”,一件件可感可及的实事,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这是愿景,更是行动。

  通讯员 吴健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