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数字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原标题:提升数字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金立民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数字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制造业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等提供大力支持。当前,我省正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我们要加快促进我省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数字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赋能。
优化数字金融支持制造业政策。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兰州、天水等经济中心城市的高端制造业,聚焦高技术领域的创新支持,对张掖、酒泉等地区,优先解决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短板,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支持金融机构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打造数字金融产业集群。二是提升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通过建立“一站式政策服务平台”,实现政策解读、申报和反馈的线上线下联动,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实现支付、融资、风控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获取政策支持的门槛和成本。政府牵头建立数字金融与制造业融合的协同机制,形成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动效应。建立区域性制造业数字金融发展联盟,整合区域内的政策、技术和资金资源,共同推动项目落地。三是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收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意见,不断调整和优化政策内容。加快政策落地进程,简化审批流程,确保企业能够快速获得政策支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政策资金发放的全流程跟踪,提高资金分配的透明度和效率。
强化数字金融发展支撑能力。一是扩大数字金融技术应用范围。引导金融机构推广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提升企业间信用传递的效率与透明度。建立“多层次服务”平台架构,创新供应链金融新产品。推进平台间的互联互通,统一技术标准,构建全省范围内的数据共享体系。二是提升数字金融的数据合规治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领域的数据确权机制,深度挖掘数据的可利用率,保障数据获得的安全性,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完善数字金融市场的合规监管和合理保护,提升数字金融市场的规范性和制度性,做到监管透明化。三是加速形成示范效应。通过遴选样板示范工程,总结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经验,使高效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机构发挥头雁效应和带动作用。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杠杆和示范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跟投跟贷。对接不同需求场景,总结针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等的特色服务模式,满足制造业不同领域的多元需求。
补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短板。一是夯实制造业发展基础。加快县级园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终端设备在制造企业中的推广应用,推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建设,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推动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补齐核心硬件、基础原材料等方面的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服务业的融合,提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拓展向西开放,借助国际陆港,兰州新区发展优势扩大制造业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产值。二是加快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积极营造优化营商环境,把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措施落细落实,加强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市场化交易程度,加快科研合作,把我省企业科研深度融入国内国际知识产权大市场。三是加快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我省“东数西算”优势,深挖数据要素价值,激发要素活力,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鼓励制造业企业参与数据定价、交易和流通,建立健全数据收益分配机制,构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路径,加速制造业之间、制造业和金融之间的数据流通,推动数据互联共享,实现数据跨产业应用。鼓励中小企业使用云存储、云安全等应用服务实现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加快企业末端的数字化转型。布局制造业未来产业项目,构建制造业数字经济链,加快数字经济新生态形成,加快数字技术和制造业技术协同,扩大先进制造业比重。
作者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教授
- 2025-01-17做好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
- 2020-11-24沈兴国:发扬基层协商民主 强化金融服务支持
- 2019-11-05以金融创新助力特色小镇建设
- 2019-02-20深入推进新时代甘肃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