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泰基:医用重离子治疗装置技术就地转化

■编者按
近年来,兰州市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兰州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加速破解科技成果“沉睡在实验室”的难题,让更多“科技之花”在黄河之滨结出产业硕果。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新增400万肿瘤患者。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20世纪70年代起深耕重离子物理研究,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积累了核心技术,进行了大量实验室研究。2010年后,随着肿瘤发病率上升,国内亟需突破重离子治疗设备国产化瓶颈,降低医疗成本并提升临床可及性。在此背景下,近物所联合其控股企业——兰州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开启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示范→产业化推广”的全链条创新实践。
兰州泰基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重离子治疗系统的核心技术及生产制造、安装、运维能力和相应环保资质的企业,既是国内唯一的重离子治疗成套设备的提供商,也是全球医用重离子治疗装备三大供应商中商业订单最多的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碳离子治疗系统,打破国外垄断,软硬件均突破各项“卡脖子”技术困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家加快推进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该公司持续推动着我省乃至我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化发展。
成立于2002年的兰州泰基公司历经20年攻关,形成了涵盖重离子放疗装备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临床治疗的全产业链。据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张秋宁介绍,“产品从单一碳离子治疗系统,发展到包括轻离子治疗系统、质子和碳离子治疗一体机等多种产品的布局。治疗室配置、影像引导技术、闪疗、重离子治疗装置小型化、超导旋转机架、5G远程运维平台等技术的提升,带来了治疗精准率、治疗效率等方面的显著提升。首台示范装置于2020年3月在武威肿瘤医院投入临床使用,2024年11月,第二台中国重离子治疗系统在兰州重离子中心正式投入临床运行。两地已累计治愈超过1800例病人,其中兰州重离子中心已完成逾50例重离子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兰州泰基公司获批承担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发项目”和工信部重点研发项目“基于5G+国产重离子装置的放疗云平台和远程模式试点”。小型化装置各项性能世界领先、占地面积小、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更低,将更加有利于推广,通过“一带一路”,快速走向国际市场。据了解,目前已在全国部署9台全国产重离子治疗装备,形成了“西北研发—东部应用”的跨区域协作网络,率先建立了国产医疗器械标准体系,为后续小型化、智能化设备研发奠定了基础,为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化提供了范本。该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4.26亿元,研发费用投入3767万元,获批“甘肃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甘肃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甘肃省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等称号。产品入选中国医疗装备协会“第十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省工信厅“甘肃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名优产品目录”。TCS软件通过“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
目前,俄罗斯、美国、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医院对该项国产碳离子治疗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兰州泰基公司正在联合相关方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24年7月,莫斯科国立大学、施瓦贝医疗集团与兰州泰基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备忘录涵盖共同建造莫斯科国立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与设备生产、科研与教育合作、政策法规制定与共同推广三个方面。目前正在进行后续框架协议的讨论,有望被列入今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中俄合作框架协议。同时,目前已经与全球公认的顶级癌症中心MD安德森(全球肿瘤诊治能力排名第一)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在美国共建重离子治疗中心,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开拓美国市场。另外,还与新加坡知名医疗机构初步确定了合作模式,双方拟以在新加坡布局的重离子治疗中心为示范,拓展东南亚市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