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甘快看】打通引洮供水工程“最后一公里” 旱塬连上了大水网

2025-03-21 20:18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打通引洮供水工程“最后一公里”  旱塬连上了大水网

  买滴灌带、置办地膜、检修农机……李荣植忙活起来,“人勤地不懒,盼着今年有个好收成。”

  90后李荣植,年纪不大,种地经验却很丰富。7年前,在外打拼的他回到家乡甘肃定西安定区大岔村,跟随父辈搞种植。

  定西曾有“苦瘠甲天下”的标签,苦的是缺水,瘠的是旱地。2023年,利用东西部协作机制,山东青岛市与定西市携手,在鲁家沟镇实施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项目,平整地块、调整种植结构,把破碎田打造成丰产田。

  如何突破缺水瓶颈?先找水源。引洮供水工程引调洮河水,翻越千山万壑来到安定区,工程的二干渠正好离马铃薯项目区不远。

  “灌区全面推广滴灌技术,斗口以上分水口实施精准计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5以上。”安定区水务局副局长马习文说,多措并举,省出了近1/3的引水指标,这能够满足新增万亩旱塬灌溉用水。

  再疏通“毛细血管”。青岛市抽调水利、住建、农业农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建工作组,全程跟踪指导;定西市和安定区同步组建工作专班,做好灌溉工程施工、马铃薯种植技术指导等。

  在扬程高差300多米的蓄水池间,铺设7.3公里的上水管道;翻越19个百米以上的山丘、跨过12道近百米深的沟壑,铺设103公里的田间输水管网……当地一体建成“取水前池+二级提水泵站+高位水池+田间配套”的灌溉系统。

  旱塬连上了大水网。“项目实施后,土地集中连片、灌溉设施完善,示范推广陇薯和定薯系列等10个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7家马铃薯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订单种植。”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奎介绍。

  李荣植算起账,“马铃薯亩产突破6000斤,产值提高到8000元。没想到,旱塬也能变成高标准农田。”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水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马习文说,力争到2035年末,全区灌溉面积达到36.85万亩,确保现有耕地中15.6%的“旱塬地”变成“水浇地”,助力马铃薯产业做大做优。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21日 第18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