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甘快看】甘肃临潭:一根巨绳牵古今 多元发展谱新篇

2025-02-19 18:02 来源:中国网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2月11日,甘肃临潭街上人声鼎沸,随着震天的爆竹声响起,长达1808米、重16吨的麻绳“巨龙”在临潭县城主街腾起,汉、回、藏等各族群众紧攥绳索齐声呐喊,数万人争相扯绳,这项延续620年的“万人扯绳”民俗活动在中断17年后再度回归。

  民俗活动凝聚团结力量

  “万人扯绳”活动起源于明洪武年间,是甘肃省临潭县群众性的一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 202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潭县也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评为首个“中国拔河之乡”。活动来源于明驻古洮州临洮军中强体之游戏,临潭县万人扯绳赛,以其绳之最重、直径最大、长度最长、人数最多而闻名,是元宵节期间的重要民俗盛事,更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平台载体。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传统的扯绳活动分为请绳、赛前准备、扯绳三项内容。请绳时间在活动前一天中午,将绳头、楔子、榔头等扯绳用具进行举行仪式;赛前准备是把扯绳用具拉到比赛场地,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上下摆开;扯绳则以临潭县瓦太街十字为界,凡家住上片者扯上绳,住下片者扯下绳,以鸣炮为令,开始角逐。

  活动现场,临潭县城关镇主街道西大街上人头攒动,两条早已准备好的“绳”在木楔咬合中合二为一。“三!二!一!”随着裁判锤击木楔,伴随着爆竹声、哨子声、呐喊声、音乐声和观众的喝彩声,数以万计的参赛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双方参赛者一拥而上,分挽绳的两端,奋力拉扯,共同扯起那根承载着希望与力量的巨绳,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在现场,和人群一起大声呼应的,还有40岁的藏族妇女万马草和她的丈夫。他们特地从毗邻临潭的家乡卓尼县阿子滩镇乘车前来,参与万人扯绳特色民俗活动。“十几年前我就参加过这个活动,举起绳头,就像是举起龙头,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幸运。”万马草说,就算是力气不够举不起沉重的绳头,摸一摸也算是沾沾喜气。

  “‘万人扯绳’活动体现了各民族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临潭县委统战部副部长郭瑞恒表示,“这根绳,拴着16万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美好期盼。”

  近年来,临潭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加强民族文化交流等方式,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如今,“万人扯绳”民俗活动已深深地根植于临潭这块广袤的热土,年年岁岁,世世代代,源远流长。

  非遗传承赋能文旅融合

  近年来,临潭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2025年元宵节期间,“万人扯绳”活动以“非遗+演艺”“非遗+民俗”“非遗+游乐”等多元形式呈现,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群众参与。

  “此次活动通过非遗民俗活动、文化展演等形式,构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春立体文化场景,全方位展示了临潭文化的魅力,为持续推进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临潭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玲表示。

  作为国家级非遗,“万人扯绳”这场热闹非凡的狂欢,不仅是临潭县传统民俗活动的延续,更是临潭县各民族群众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奋力前行的生动缩影。“临潭万人扯绳的两头,一头连着幸福生活的答卷,一头连着对美好未来的期许。”王玲说。

  2024年,临潭县按照“一心两线三区”文旅发展思路,探索打造“探春之旅、避暑之旅、丰收之旅、冰雪之旅”全域全季旅游品牌。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工作重点,实施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提升和智慧旅游系统引入,显著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并通过开展常态化演出,举办各类节庆活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临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吸引各地游客来冶力关旅游区打卡游玩。2024年12月26日,冶力关旅游区正式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甘肃省第8家、甘南州首家5A级旅游景区。数据显示,冶力关旅游区全年接待游客达163.7万人次,同比增长11.56%,旅游综合收入达11.9307亿元,同比增长38.01%。

  同时,临潭县成功打造甘南州首家非国有博物馆“临潭县古洮州江淮文化博物馆”;新增纸马舞、打切刀等4项省级非遗,洮州摊舞、洮州古法酿醋技艺等10项州级非遗;成功举办“洮水流韵·吟阅书香”2024年元旦诗歌朗诵会等多项非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文化遗产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经济腾飞绘就发展图景

  热烈的万人扯绳背后,是临潭县经济社会的强劲脉搏。2024年,临潭县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9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08亿元,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1亿元,增长6.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356元和12160元,分别增长6.5%和7.5%。

  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里药香四溢,黄芪、当归、党参等药材铺满晾晒棚,务工群众分拣、晾晒,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艾草加工车间里机器声隆隆,工人们埋头包装,处处洋溢着艾草的清香;现代化养殖大棚里牛羊个个毛色光亮、膘肥体壮,饲养员正忙着给牛羊添加饲草料……在产业发展方面,临潭县聚焦特色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

  临潭县投资2.68亿元,打造中药材、高原夏菜等标准化种植基地14.2万亩,建设规范化养殖小区25个,引进优质畜种3000头(只)。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项目,7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5个农产品荣获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目前,我们合作社的中药材收购网络遍布临潭县和毗邻的卓尼县等地,其中,带动本地农户126户,户均增收1600多元。”羊永镇太平寨村马云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如林介绍,该合作社年销售额已达800多万元。

  一个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蓄势前行;一项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处处和美乡村宜居宜业、日新月异;一件件民生实事惠及民众、温暖人心……一年来,临潭县始终紧盯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领域,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临潭县将紧扣“1335”发展战略,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继续围绕冶力关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旅游IP品牌。同时,临潭县还将继续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活动、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等方式,讲好临潭故事,让临潭的文化旅游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