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新春走基层】秧歌舞动闹新春

2025-02-13 09:0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秧歌舞动闹新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2月10日,正月十三清晨,临夏州和政县聚兴广场人潮涌动,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热切期待着一年一度的秧歌民俗盛典。

  和政秧歌是当地代表性民间歌舞形式,发展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8年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正月,和政城乡锣鼓声声,高歌曼舞,一派热闹景象。

  上午10时,聚兴广场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串串红灯笼挂满枝头,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响起,来自和政县各乡镇的9支秧歌队依次登场。舞狮和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声,时而摇头摆尾,时而翻滚腾跃,精彩的表演引得观众掌声连连。太平鼓鼓手们双手挥槌,激昂鼓点似奔雷,节奏疾徐有致,磅礴的气势瞬间点燃现场观众情绪。流星、旱船、膏药灯等形式的秧歌陆续登台,中间伴随武术、杂耍、杂技表演,现场气氛热闹非凡。

  “和政秧歌作为传统民俗文化,在传承中丰富和创新,形成了如今的风格。”和政县文旅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蒋胜利说,这次秧歌汇演不仅展现了和政独特的民俗文化,更彰显了新时代农民的新气象。

  男女身表演是和政秧歌的精华部分。踩着一米以上高跷的“腊花姐”,一手持扇,一手拿彩巾,或大步奔跑,或款款前行,动作优雅舒展、婀娜多姿,和“中郎”演绎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扮演“腊花姐”的杨海平是达浪乡李家坪秧歌队的一员,也是一名高中生。因为热爱,他连续四年参加秧歌汇演。“一个多月前,我和伙伴们投入了练习。今天凌晨2时,我们就开始化妆、换演出服,为的就是给大家带来欢乐,送上美好祝福。”杨海平说。

  观众群里,来自永靖县的66岁老人王永全观看秧歌时,还在手机屏幕前做直播。“大家喜欢哪支秧歌队,把名字打在公屏上。”王永全一边解说,一边和直播间粉丝互动,还不时拿出另一个手机拍摄精彩镜头。“回去剪辑出来发短视频,要让更多人喜欢上民间艺术。”王永全说。

  秧歌队里不仅有小孩和老年人,还有返乡的务工青年、餐馆负责人、公司职工。秧歌这项传统民俗文化,被不同年龄段的人热爱着,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大家跟紧,注意队形变换。”新庄乡何马家腰套秧歌队副总指挥黎文手持指挥棒,踏着鼓点,引领队伍节奏。

  从队员到秧歌队召集人,40多年间,耍秧歌成为黎文春节期间的例行活动。他说:“我们为了这次汇演准备了好几个月,从服装道具到舞蹈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希望能把最精彩的表演奉献给大家。”

  “秧歌是我们和政县的传统文化,承载着我们几代人的记忆。我们要接续传承,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秧歌队,让更多人了解秧歌、热爱秧歌。”黎文说,接下来的几天,队伍还要去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表演。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