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庆阳

“三抓三促”聚势能 数智转型创标杆——庆阳市探索“东数西算”高质量发展西部路径

2025-02-11 11:34 来源:陇东报

  原标题:“三抓三促”聚势能 数智转型创标杆

  ——我市探索“东数西算”高质量发展西部路径

  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近年来,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城市,西部重要的算力保障基地,我市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为“东数西算”工程的快速推进注入强劲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

  夯实发展基础

  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1年来,我市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为突破口,推行亮牌服务、持证上岗、限时办结等七项制度,公共服务网办率达99.92%,即办事项占比超81%。税务部门为“东数西算”企业提供全链条式服务,建立专属税务档案,开通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时限,解决企业发票申领、税费减免等难题。

  “选择庆阳市建设智算中心,既是乘借‘东数西算’的东风,更有本地优质营商环境的吸引和催化。”甘肃燧弘绿色算力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唐锋说,西峰区税务局组织专家团队到企业走访调研,提供涉税事项核实、数据收集分析、减免税跟踪管理等一站式服务。2024年,该公司享受了200余万元企业所得税优惠,并将这笔资金全部用于扩大智算规模,助力庆阳打造AI之城。

  此外,针对企业用电需求,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制定“一企一策”服务策略,联合开展市场化交易,降低用能成本,并规划建设33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预计2025年投运以保障“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用电。

  全产业链招商

  集聚效应凸显

  “我们的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从立项到土建封顶,再到AI数据楼点亮投运、变电站带电投运仅用了16个月时间。整个项目推进速度之快在业界首屈一指。”中国能建庆阳大数据中心产业园项目工程师王林卫称赞道。

  在“三抓三促”行动中,我市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聚焦“四千四百”产业链,通过“四大家领导带头招商、全员参与”模式,累计签约数字经济企业442家,吸引中国能建、秦淮数据、京东科技等180家头部企业注册子公司,形成“算力建设-装备制造-应用服务”全产业链。

  秦淮数据零碳数据中心产业基地项目是“东数西算”的首批示范项目,也是数字经济企业落地庆阳的第一批项目。“项目推进过程中,从与市政府洽谈初期到正式签约,税务部门都积极介入、靠前服务。”庆阳秦淮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华鹏说。

  我市规划建设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主要承接网络设备、制冷设备等产业,远景能源、酒钢西部重工等项目相继落地,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与算力产业协同发展。同时,“10朵云”生态项目落地,赋能农业、物流、医疗等领域数字化升级,开放智慧医疗、无人驾驶等10大应用场景,加速数据增值与产业转型。

  提速新基建

  保障算力供给规模

  强大的后盾保障,助推我市竞速数字经济赛道,聚力推动数算电融合发展,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快速成型,截至2024年底,我市建成投运6个智算中心,机架规模达3.1万架,算力突破5万P,位居全国八大枢纽节点增量首位。

  2024年12月,中国电信庆阳算力中心“息壤”算力调度平台实现3万P资源的高效调配,未来将接入更多算力单位。华为、中国移动(甘肃•庆阳)等企业投建的智算中心项目落地周期缩短至100天,算力规模达2.6万P,相当于1300万台电脑同时运行。

  同时,我市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达36亿千瓦时,绿电占比持续提升。同步打通与北京、上海等7大枢纽节点的直连网络通道,构建低时延、高可靠的算力传输网络,为“东数西算”提供双网支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