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武威:为梦想“筑巢” 给创客“安家”

2025-02-08 09:10 来源:中国甘肃网-武威日报

  “哒哒哒……”晌午时分,古浪县横梁乡绿洲产业园内,电动缝纫机的声响此起彼伏。数十名工人正忙碌地缝合、剪线、换料,工厂办公室主任顾昊穿梭其间,顾不上吃饭。“刚接到几笔订单,得抢时间发货。”他笑着说。新年伊始,这家乡村就业工厂迎来了新变化——订单多了,销路稳了,生产效率也计划提升。这些变化,离不开古浪县绿洲幸福万家创业孵化平台的助力。

  2019年,依托古浪县优质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幸福万家创业孵化平台建成落地,培养孵化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能力,助推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动力。

  如何让当地村民留得住,让返乡创业农民圆“创业梦”?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幸福万家创业孵化平台探秘。

  按功能分区,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孵化“梦工厂”。记者刚踏进孵化平台办公楼,经理张国玺便迎了上来。他介绍,孵化平台占地3780平方米,包括两层办公楼和半封闭交易大棚,为入驻企业和农民提供仓储物流、创业辅导、融资投资、教育培训、品牌策划等一站式服务。

  张国玺说:“孵化平台依托古浪县优质农副产品资源,探索‘农副产品+品牌+营销+互联网’模式,打造农副产品流通新格局。”

  跟随张国玺步入孵化平台核心区,只见一楼大厅被划分成政务咨询与代办服务站、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等多个功能区,工作人员耐心为前来咨询业务的企业、农户作讲解。二楼则设置企业入驻区、会议室等区域,负责为企业技术培训指导的团队,正在会议室内忙碌,结合入驻企业发展需求,梳理来年培训要点。

  “管技术、帮销售,让本地农民留得住、富起来,安心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培训室内,孵化创业平台工作人员和前来咨询办理创业贷款的村民围坐一起,商量如何创业发展。据了解,孵化平台先后入驻孵化企业51户,带动创业就业人员300多人,建成了以农副产品交易展示、标准化销售、创业就业指导、人才培训、信息互通互联等为核心的创业就业孵化平台。

  有了“智囊团”的助力,曾经在绿洲小城镇开办牛肉面馆的张银山,如今开起了大酒店。张银山告诉记者,自己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发展空间受限、政策了解不透等问题,在得知关于平台相关利好政策后,他积极申请入驻,解决了创业场地、启动资金不足等问题,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创业孵化平台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办公场所和创业指导,还减免了水电、暖气等费用。”

  张国玺告诉记者,“智囊团”除了帮助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还充分整合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结合当地特色打造,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发展。

  “为创新创业者搭建制度性、智能化服务园区。”张国玺说,“孵化平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2024年孵化平台被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平台,我们将不断优化服务,为创业者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创业环境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在这里实现梦想,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记者王瑾 徐凯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