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家养小沙葱”种出致富大产业

2025-02-08 09:06 来源:中国甘肃网-武威日报

  沙葱,这一曾经只生长于荒漠春秋季节的野菜,如今在冬季,也端上了人们的餐桌。2008年,民勤县将野菜沙葱成功驯化,规模种植,使之华丽转身,“家养小沙葱”成为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

  冬日,在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沙葱产业园温室沙葱种植基地,清脆鲜嫩的沙葱翠绿连片、长势喜人,空气中裹挟着沙葱的香味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忙着采收、分拣、过秤、包装……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民勤县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处北纬38度“黄金带”,光、热、土资源组合优越,具有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沙葱是高效、节水产业,具有用水量少、生产成本小、收益高等特点,属于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的作物。

  “我种了4座棚的沙葱,年收入每座棚有10万元左右。”八一村农户徐乐成高兴地说。

  每到沙葱采收的日子,附近的群众就纷纷加入沙葱“采收队”,大棚内,大坝镇王谋村村民王丰青手脚麻利、技术娴熟,不一会儿就剪满了一小袋沙葱。

  “我家就在附近,在产业园务工也有一段时间了,每天能剪400斤左右的沙葱,可以挣150元左右。”王丰青说。

  大坝镇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不断提升沙葱产业附加值,随着生鲜冷链技术日益完善和新零售渠道的拓展,打破地域壁垒,从西北一隅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成为现代饮食业的“新宠”,将生鲜沙葱及产品远销宁夏、内蒙、新疆、河北、广州等地,让大西北的小沙葱走进了千家千户。

  “大坝镇种植温室沙葱700多座,陆地沙葱5000多亩,沙葱每年采收4—6茬,陆地沙葱每年收入2万元左右。日光温室沙葱收入达10万元以上,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沙葱人工驯化示范基地,同时延伸出了沙葱酱和腌制沙葱等后续产业。”大坝镇副镇长魏泽继说。

  近年来,民勤县做活做足沙葱产业文章,通过建设沙葱产业园,走“市场导向、龙头带动、资源整合、统分结合、抱团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路,推动沙葱产业向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转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通过打造沙葱产业园,配套产业基础设施,搭建产学研推联合育种平台,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措施,开发出了沙葱酱、腌制沙葱等精深加工产品,使沙葱常年均衡供给和错峰上市,形成了一个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条,让“家养小沙葱”真正成为民勤县的富民产业。(记者陈志鑫 陈婕 韩筱蓓)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