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向高而攀 向实发力——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步入高铁时代的白银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白银有色集团西北铜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铜材产品。
靖远县万亩设施蔬菜基地。
红军会宁会师旧址。
位于白银的隐形眼镜生产车间。
黄河白银段雄浑壮美。
彭雯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历经四时更迭,白银这片2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之上,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和美乡村风光旖旎、生态环境和谐优美、民生福祉成色更足,处处绽放着活力与希望。
回望2024年,白银市坚持“工业强市、创新发展,在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中实现新突破”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三地一极”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8.85亿元,同比增长7%。1月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7%,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重点工作荣获全省“进步奖”,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延链补链强工业 优势更凸显
工业是白银市的立市之本和强市之基。
经过多年发展,白银市已构建起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西部重要的新型化工能源基地、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24年,白银市聚焦打造全省现代工业产业集聚地,牢牢抓住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全市工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前三季度,白银市对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贡献排名第二,现代工业发展呈现进中提速、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全年新增规上企业210家,其中工业企业53家;全市规上企业达到925家,其中工业企业291家。
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白银市推动有色冶金、循环化工等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实施“三化”改造项目23个,靖煤清洁高效气化气综合利用、东方钛业30万吨钛白粉精深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白银集团全省首条完整的年产50吨精碲生产线产量居全国前三位。
瞄准电池新材料、合金材料、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白银市先后实施20万吨高导新材料、30万吨铝合金新材料、银高储能电池制造、领储宇能智能制造基地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中天新材料建成国内最大的电子级氟化锂生产基地,全市锂电池储能产业链基本形成。白银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围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金白兰武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入围国家级产业集群。
立足打造千万千瓦级复合型能源基地,白银市先后实施新能源项目58个,完成投资118.4亿元,“陇电入鲁”首批1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成并网,全市新能源新增并网装机139.5万千瓦,累计达到333万千瓦。
着眼科技创新为工业蓄势赋能,白银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发布科技成果428项;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第7次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26件,居全省第二;8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甘肃省铜铅锌资源高值利用创新联合体获批建设;甘肃稀土获全省唯一省技术创新示范奖。
为发挥好产业园区连接宏观政策与经济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白银市推动园区发展攀高向新,“一区六园”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腾笼换鸟”盘活工业低效闲置用地1290余亩,出让“标准地”400余亩。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东部中心合作共建“兰白—上海”科创飞地,兰州高新区白银飞地园区挂牌成立。
翻开白银市的工业图谱,数字经济、新能源、能源储运转化、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等12条重点产业链和分行业分领域细化形成的42条子产业链如经如纬,织就了白银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新图景。
挖潜赋能抓“三农” 动能更充沛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2024年以来,白银市聚焦打造沿黄现代农业发展高地,立足构建“4+4+N”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种养农业提质创优、农产品加工升级增效、农业品牌培育营销、基本农田改良扩产”四大行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白银市持续推进现代寒旱优势特色产业倍增计划,累计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30余个、大型养殖场420余个,特色种植业面积达358.94万亩,畜禽饲养量达2209.81万头(只),粮食种植面积达400.88万亩,粮食产量突破100万吨,粮食生产连续4年保持面积、总产“两个增长”。此外,景泰县被确定为全国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县。
农业效益稳步提升。白银市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源尚伊品牛羊肉分割及加工包装冷链、沃原禾万头肉牛养殖等项目建成投产,高原夏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深入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00家、合作社7000余家、家庭农场5800余家。
农业品牌持续擦亮。白银市大力开展“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建成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88个,“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分别达到5个、50个。靖远羊羔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平川文冠果获得国家级“气候好产品”称号。
脱贫攻坚成果拓展增效。白银市落实财政衔接、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单位帮扶资金16.06亿元,加大产业和就业帮扶力度,100家帮扶车间吸纳就业3700余人,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4500余人,稳定消除返贫风险3386户14404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深化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白银86家电商企业与天津15家企业建立产销合作关系。
和美乡村建设气象万千。白银市建成和美乡村示范乡镇17个、示范村100个,红堡子村等6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新建自然村组道路322公里,建成“以工代赈”农村公路项目6个、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70公里,改建卫生户厕3600余座。
改善生态优环境 家园更美丽
冬日的祖厉河会宁县城区段,虽已进入枯水季,但河道整洁、环境干净,一场冬雪将两岸装点得如诗如画。
祖厉河是黄河上游一级支流,全长223公里。其中,会宁段长153公里,纵贯会宁南北。流域内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土质疏松,曾经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侵蚀强度高,生态环境一度十分脆弱。
2024年,白银市持续推动祖厉河全流域综合治理,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城区段、农村段、支流段分段治理,生态治城、分段治河、全域治山、统筹治污、创新治村、产业治田“六治”齐抓,成功治理水土流失340平方公里,祖厉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从4539万吨减少到1261万吨。
祖厉河的治理,正在将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繁荣一座城的美好夙愿变成现实。这也是白银市全力打造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示范地的生动实践。
白银处于全国“两屏三带”、全省“四屏一廊”生态安全屏障的最前沿,是阻止北沙南延的最后“防线”,承担着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保黄河水质的重要任务,生态地位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十分重要。
过去一年,白银市坚持不懈“抓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坡耕地项目7个,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2.3平方公里。加快构建“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绿色生态体系,统筹推进造林复草、涵水固沙、治山增绿等工作,完成造林32.8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19.27万亩,黄河重点生态区(甘肃白银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成功入围中央财政支持示范工程项目,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科学统筹“抓治理”。白银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优良天数达到334天、同比增加21天。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水资源“双超”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工作,实施尾水人工湿地项目8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建设项目19个,全市入河排污口整治率达99.3%,区域再生水利用率达26.39%,黄河白银段水质连续9年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创建,6座矿山列入国家和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稳步有序“抓降碳”。白银市严格执行高能耗项目等量减量置换政策,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谋划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项目9个。去年前三季度,白银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5%。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分区域集中连片打造文冠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成万亩以上文冠果种植基地12个、市级加工产业园3个,全市特色经济林栽植面积达到159.08万亩、年产值达35.8亿元。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加快创建西北碳汇交易先行示范区,推动更多“绿色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绿”的举措愈发有力,“绿”的底色更加厚实。放眼望去,白银的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宜人。
用情用力惠民生 生活更幸福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9%、省市20件为民实事全部高质量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圆了1400余户5100余名群众的安居梦;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全面实施……
民生为大,民生为要。去年一年,白银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倾情倾力兜底线,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2024年,白银稳步落实就业政策,全力保障高质量充分就业,先后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8.9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5亿元。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教育项目380余个,增量提质学位1.38万个,白银市第一中学等10所学校被确定为省级“智慧教育标杆校”建设学校,白银市第十中学等5所学校入选教育部“国优计划”。
加快健康白银建设,综合医改提质增效。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5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标准达标率达到98%,全国首个环境肿瘤防治研究基地落户白银。实施“运动促进健康中心”惠民工程项目,全市市民体质合格以上比例达到92%。
持续深化“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白银累计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资金6.06亿元,异地就医“一站式”直接结算率达90%以上,建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级老年人互助幸福院8个,会宁县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建成运营,白银市福利院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扎实推进强县域行动。白银区蝉联全省“十强县”,平川区、景泰县分别荣获全省“先进县”“进步县”称号,靖远县被确定为全省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通水,S35景礼高速景泰至靖远段项目以特许经营模式获批实施,G109水泉至范家窑一级公路已双线贯通,连霍高速什川互通连接线黄河特大桥全面贯通,景泰县成功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海绵城市达标区域面积22.21平方公里,204户(套)棚户区改造和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扎实推进,累计改造污水、供水、供热等管网425.76公里。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展望2025年,白银市将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发展大局,全力打造“三地一极”发展格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促进共同富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白银篇章。
- 2025-01-14甘肃省诗词学会2024年度年会暨《凤鸣陇上》分享会在白银举行
- 2025-01-14白银: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蝶变”——工农路街道颐和社区创新社区多元治理新模式见闻
- 2025-01-14白银市白银区年货市场热闹开市
- 2025-01-14白银市会宁县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76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