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剪纸工艺焕发新光彩
原标题:新时代 新模式 新传承
嘉峪关剪纸工艺焕发新光彩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世纪园小区内,一堂别开生面的“兴趣课”正热烈进行。灯光柔和的教室里,两位老师身着精心制作的纸制传统服饰,吸引了众多孩子的目光。其中一位,正是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剪纸工艺的传承人赵淑芳。在市文化馆的推动下,赵淑芳与民间教育机构携手,开展了这次传承推广活动。她巧妙融合时下流行文化元素,设计了一系列既制作简单又造型精巧的剪纸图案。课堂上,赵淑芳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步骤,而另一位老师则负责将她的讲解同步翻译成英语,不时与孩子们进行英语对话,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对剪纸的理解和感受。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英语听说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剪纸技艺的浓厚兴趣,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学生孙若桐兴奋地说:“今天学习的剪纸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的双手变得更灵巧。”另一位学生杜翔宁也感慨地说:“这项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不仅学会了一技之长,还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嘉峪关剪纸技艺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传承人的赵淑芳,从小跟随母亲学习绘画剪纸,并在原有的剪纸刻画风格上独立创新,开发了新的剪纸风格。她的作品多以人物、景观、花鸟为素材,形态各异、形象生动,形成了“戈壁雄关”“时代新风”“自然生态”等系列作品,不仅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也让剪纸作品更加贴近现代生活。
回忆起往昔,赵淑芳感慨万分,她说:“以前生活条件有限,都是木头窗户,没有其他装饰品。妇女们就用红纸、剪刀剪窗花来装饰,让窗户变得更好看。后来窗花慢慢成为屋内的装饰品,从小变到大,到装裱字画这种形式。结婚一般家里都会贴个‘囍’字,以前我经常给别人布置婚房,剪‘囍’字。”
如今,随着嘉峪关剪纸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市文化馆持续加大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力度,采用多种方式推动剪纸技艺的产业化发展。其中,“双语教学”便是市文化馆的一项创新尝试。市文化馆非遗部负责人曹海龙说:“在双语环境下学习非遗剪纸,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流的融合点。我们将继续推广双语非遗研学特色课程,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入新活力。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对非遗传承进行更多的研究完善和创新,使其紧跟时代的潮流,融入现代生活。”
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嘉峪关剪纸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它不仅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未来的日子里,嘉峪关剪纸工艺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4-12-06嘉峪关:着力提升服务质量 做热冬春季旅游
- 2024-12-06每人1250元!嘉峪关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冬季采暖补贴发放到位
- 2024-12-06嘉峪关市坚持党建引领 为乡村治理聚势赋能
- 2024-12-05嘉峪关市举行2024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