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西北联络处举办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27周年座谈会

中国甘肃网12月1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11月30日至12月1日,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西北联络处分别在“工合城”宝鸡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工合天堂”凤县双石铺中国工合运动纪念地举办了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27周年“工合精神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座谈会暨2024年年会。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是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国际性社团组织,是宋庆龄及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等于1939年在香港发起成立的。成立85年来,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为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争取海外援助、促进中国工业合作事业、发展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谊及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2月2日,是“中国十大国际友人”之一、中国工合运动重要发起人、培黎学校创始人路易·艾黎的诞辰纪念日。为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西北联络处召集了来自西安、兰州、宝鸡、凤县、山丹等市县的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委员及兰州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兰州城市学院、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管委会的专家、学者和教师共40余人召开了座谈会。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及委员们围绕“工合精神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路易·艾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教授倪国良,从学理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工合运动史料整理与研究的特殊重要意义;上海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胡德平,阐述了工合精神与体育精神的契合度;工合研究专家冯驱,深情讲述了以申新纱厂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工业西迁宝鸡的艰苦卓绝历程;工合国际常委、山丹培黎学校高级讲师刘国忠,介绍了工合历程及多年来工合国际在西北开展合作社培训的情况;工合国际委员会委员牛玉林,介绍了新西兰作家、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对抗战及工合运动的的贡献;兰州城市学院思政课教师朱玲、孙翔,分别围绕新时代工合精神的新实践及艾黎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探索谈了理解与感悟。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西北联络处负责人石虹介绍,一年来,西北联络处紧紧围绕自身使命和责任,在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秉持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工业合作与发展的理念,发扬传承艾黎艰苦奋斗,“努力干 一起干”的工合精神,团结带领西北区委员,在史料研究、文化交流、公益事业等方面留下了坚实的奋斗足迹。
她说,一方面,西北联络处充分发挥西北区各工合纪念地或展馆功能,深入开展国际主义教育、红色研学和思政实践教学等活动,培根铸魂育人。另一方面,加强馆际交流,资源共享,互学互鉴,增强工合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同时,大力弘扬艾黎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挖掘工合史料及研究,推动合作社及公益事业。

会上,委员们还就2025年的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与会人员赴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凤县革命纪念馆、凤县中国工合运动纪念地、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旧居及“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等进行参观,围绕红色文化、国际主义及航天精神开展研修学习。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凤县文旅局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及研修学习活动。
- 2024-12-01兰州城市学院思政课教师研修活动走进凤县中国工合运动纪念地
- 2024-12-012024年“中国体育彩票杯”甘肃省业余足球联赛(五人制)总决赛圆满收官
- 2024-12-01从读者到领读者 引领阅读新风尚 “2024读者·领读者大会”在兰州开幕
- 2024-11-30兰州城市学院思政课教师走进宝鸡 探寻抗战工业遗迹赋能思政教学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