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临夏

近代考古学视野下的地方考古史——1924年至2024年临夏州广河地区文物考古百年回顾

2024-09-23 10:03 来源:民族日报

  原标题:近代考古学视野下的地方考古史

  ——1924年至2024年广河地区文物考古百年回顾

  广河县阿力麻土出土的汉光和三年(公元180年)朱书陶罐

  陶罐朱书摹本

  大夏古城遗址

  2015年中美洮河流域联合考古

  ●马国海

  (接8月27日4版)

  12.临夏州博物馆阿力麻土汉墓调查

  1986年4月,广河县阿力麻土乡砖厂工人取土时发现了一座古墓,临夏州博物馆随后派人前往调查。该墓为砖砌券顶双室墓,中间有砖砌隔门相通,墓呈东西向,墓门朝东,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87.5厘米,宽185厘米,高223厘米,但遭到严重破坏。据当时挖掘的群众反映,东墓室内有骨架十具之多,一头骨置于一盘内,此一情形较为奇特,似为人殉。西墓室正中有一具骨架,为仰身直肢葬式,周围八具骨架横竖不一,其中还有一具抱着小孩的骨架。群众的话是否正确,已无从查考,姑且一记,但在东汉时常有在同一洞室墓中,多次葬人同一家族成员的习俗,也许此为一例。

  该墓出土器物有:釉陶炉、陶井、陶盘、陶灯、陶钟、陶樽、陶耳环、小铜铃、铜印模各一件,五铢钱百枚和朱书镇墓罐一件。

  朱书镇墓罐文字为“光和三年十口乙卯天帝地下二千石触八魁九”。“光和”为东汉灵帝刘宏年号,“光和三年”是公元180年,距今一千八百多年。

  此墓虽遭严重破坏,但所出几件器物至为宝贵,是临夏州迄今发现的唯一有确切纪年的汉墓,其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为我们提供了汉墓断代的标准,其朱书镇墓罐文字也是研究书体发展演变的重要史料,弥足珍贵。

  13.临夏州博物馆对贾家大队汉墓清理

  1986年6月,广河县阿力麻土乡贾家大队的砖厂工人在取土中发现一座砖室墓,临夏州博物馆随后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墓葬位于广通河以北,距县城四公里处,为砖室墓,背山面水,墓向170°。墓顶距地表3.7米,由墓门、甬道、前室、后室四部分组成,前后室均用素砖相错平砌而成。

  墓门高1.26米,宽0.86米,用长条素砖斜砌封堵。甬道宽0.86米,进深0.96米,高1.26米。前室为正方形,长1.98米,宽2米,由于倒塌仅存四壁,残高不等,最高处1.7米。后室为长方形,长2.85米,宽1.95米,高1.68米,墓顶为“人”字形,仅存后壁半段。砖长36厘米,宽18厘米,厚6-7厘米,墓底为砂层。

  此墓因倒塌严重,器物破碎,人骨架零乱。前室仅有几件随葬品,后室置二具人骨架,鉴定为一男一女。男性骨骼较全,女性残缺。前后室随葬品共计10件,其中灰陶罐2件、木质器具1件(涂红色)、铜镜1件(破碎)、红色陶盅1件、铜指环2件、铜顶针2件、石质饰品1件,还有零星铁钉。实物由广河县文化馆收藏。

  这座墓顶部虽遭严重破坏,但墓室四壁结构基本完整,由于未出土确切纪年物,故准确年代尚难确定,但根据墓室结构、随葬器物特征分析,认为该墓时代应属东汉时期。出土器物中没有一件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依据,因而难以确定其身份。尽管如此,这座墓的形制、葬式及随葬品,为研究东汉时期在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社会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

  14.庄窠集镇高塔池宋代砖雕墓

  1992年10月8日,广河县庄窠集镇司家坪村高塔池社一村民在取土过程中,于村西100米处的平台地上发现一座宋代砖室墓。该墓为仿木结构单室墓,呈南北方向,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组成,因未进行清理,墓道、墓门形制不详。甬道高120厘米,宽70厘米,进深70厘米,顶部为八字形梁架结构。墓室呈长方形,南北长240厘米,东西宽210厘米,墓顶为券顶。墓室东西及北壁自下而上砌出基座、须弥座、板门以及平板枋、斗拱、飞椽、瓦垄、歇山顶等仿木结构,其中北壁底部正中砌有一大壁龛,东西两壁中部各砌出一板门。墓室大壁龛、板门两侧和须弥座束腰处装饰侍女图、莲花童子图等人物图,牡丹、莲花等花卉图以及鹿衔莲枝等动物图,隔扇门、斗拱、飞椽、瓦垄等仿木结构。

  1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系统勘探

  200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广河县齐家坪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系统评估地下遗存的完整性,委托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派出一支由11人组成的齐家坪遗址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于10月20日对广河县齐家镇齐家坪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勘探工作,以遗址所在地分二坪山区域、小咀子山区域、大咀子山区域、董家咀四个区域,根据遗迹的分布情况,采用“井”字形布孔方法进行勘探。明确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遗址中心区域及墓葬区域。11月20日,野外勘探与测绘工作全部结束,历时32天,总勘探面积248077.56平方米。通过考古勘探,明确了该区域地下遗存的埋藏分布情况,探明遗址分布范围面积为496634.82平方米,遗址中心区域面积为165613.3平方米。勘探过程中探明的各类文化遗存79处,其中墓葬18座、灰坑25处、房址16处、窑址5处、灶址4处、灰沟3处、灰土范围5处、踩踏面2处、活土坑1处,为今后研究洮河流域的齐家文化提供了充实的资料。

  16.中美联合考古队调查挖掘齐家坪遗址

  2014年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布朗大学、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和英国牛津大学等国外院校和相关机构组成中美合作“甘肃洮河流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文化与社会演进之研究”项目团队,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静的衔接配合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wan K.Flad(傅罗文)带队一行10余人对齐家坪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发掘及研究工作。中美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地磁探测及RTK地貌测绘,在齐家坪遗址设立20多个控制点,再使用2个RTK-GPS 测绘遗址和周围地形,收集到2000余个测绘数据,在此基础上绘制了遗址数字高程地图和TIN地形模型。结合这些数据和高分辨率的单波及多波段遗址卫星影像,制作出精准的遗址区域地图。同时在齐家坪遗址四个不同区域展开大范围的磁力探测,探测范围11650平方米。对磁力异常点钻探,对比钻探和磁力探测结果。2016年夏,项目组针对两个磁力异常点,在齐家坪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小规模试掘,发现了陶窑和灰坑,出土大量动物骨骼。除了测绘,还在齐家坪遗址展开系统的地表调查,将遗址分为八个调查区,再根据地表情况做进一步分区。总共调查并绘制234个采集区,采集8000余件陶片。

  17.大夏古城遗址勘探

  2022年5月,鉴于以往对大夏古城的研究多集中于文献方面,且大夏古城遗址分布范围不明确,为了充分了解勘探大夏古城遗址区域内地下遗迹埋藏现象,为之后的考古发掘、保护、研究、利用和展示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考古学研究材料,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洛阳信合文物勘探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了大夏古城遗址范围内的考古勘探工作。此次勘探区域位于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古城村,共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2.7万平方米普通勘探区以及3000平方米重点勘探区,共发现遗迹现象104处,其中灰坑86处(编号H1-H86),根据灰坑内填土包含物及灰坑开口层位初步判断H1-H8、H10-H86年代不晚于宋,H9年代无法判断,墓葬10座(编号M1-M10),根据墓葬开口层位及墓葬形制初步判断M1-M7年代不晚于宋,M8-M10年代不晚于汉,窑址5座(编号Y1-Y5),根据窑址开口层位及形制初步判断Y1-Y5年代均不晚于宋,城墙2座(编号Q1-Q2),根据城墙底部层位初步判断Q1年代不晚于汉,Q2年代不早于汉,灶址1处(编号Z1),根据开口层位初步判断Z1年代不晚于宋。通过考古勘探,基本摸清勘探区域内地下文物的埋深、分布面积、分布格局及文化内涵等基础资料,为下一步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翔实的考古资料。

  18.赵家遗址勘探

  赵家遗址位于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古城村辛家自然村北约100米处的山坡上,地处洮河下游支流广通河北岸二级台地上,1972年,临夏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队首次发现该遗址。1982年,临夏回族自治州文物“四有”工作组进行复查。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进行了复查。历次调查确认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通过遗址断面暴露白灰面房址、墓葬等重要遗迹和出土陶器等遗物判断,初步确认该遗址文化遗存主要包括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三种类型,是一处重要的史前聚落址。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好该遗址范围内的地下文物,2022年5月,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洛阳信合文物勘探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范围内的考古勘探工作。

  此次勘探区域位于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古城村辛家自然村北约100米处的山坡上,地处洮河下游支流广通河北岸二级台地上。勘探面积共2万平方米。通过此次勘探,共发现遗迹现象126处,其中房址11处,根据房址开口层位、形制及房址内堆积情况初步判断F1-F11年代应属齐家文化时期;灰坑33处(编号H1-H33),根据灰坑内填土包含物及灰坑开口层位初步判断H1-H9、H11-H20、H27-H31、H33年代应属马家窑文化时期,H10、H21-H26、H32因原地层被破坏无法判断年代;墓葬82座(编号M1-M82),根据墓葬开口层位及墓葬形制初步判断M1-M5、M8、M10-M14、M16-M20、M23-M26、M30、M33-M75、M78-M82年代应不晚于汉,M6-M7、M15、M21-M22、M27年代应不晚于宋,M28、M29、M31、M32、M76、M77根据开口层为判断年代应属新石器晚期;M9因原地层被破坏暂无法确定其年代。通过本次勘探所发现的房址、灰坑、墓葬等古代遗存判断该区域遗存时代跨度可从马家窑文化时期延伸至唐宋时期,此次考古钻探为赵家遗址勘探区内不同时期遗存的分布有了准确的认识,也进一步地认识了赵家遗址的文化性质,为今后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提供考古支持。

  19.对康金代墓葬的调查研究

  2012初,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郭永利组织在校的硕士研究生,结合甘肃省文物部门相关资料。对甘肃境内发现的宋金元墓葬进行了详细调查,获得了一批新的第一手考古实物资料。在调查中,搜集到了出土于庄窠集镇对康村的几块画像砖资料,对认识广河地区的墓葬面貌很有帮助。第一块为缠枝花卉砖,缠枝花卉砖在条砖上模印制成。画面正中为一花头,枝叶缠绕在花头周围。第二块为假山牡丹砖,假山牡丹砖在方砖上模印制成。画面正中为一小假山,假山两侧为盛开着的牡丹。第三块为莲花童子砖,莲花童子砖在方砖上模印制成。砖面竖向分栏,将砖面分为两部分,左部分为隔扇门,门上半部分为格子花,下半部分为壸门莲花。右部分为莲花童子,画面中男童上着短衫,下着裤,手持一枝莲花立于莲花之上。调查组从假山牡丹的特点认为,这三块墓砖与临夏地区所出金墓的假山牡丹画像砖作法相同,应为金代墓葬所出。

  四、结语

  2024年,我们迎来了广河地区近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和回顾的重要时刻。广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文物遗产。然而,在近代考古学诞生之前,这些宝贵的文物遗存一直沉默在方志金石中,直到1924年,安特生齐家坪遗址考古发掘打开了广河地区近代考古学的大门,自此广河地区才整整意义上有了系统的考古研究,并逐渐揭示出了广河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百年的发展中,广河县考古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随着中外考古学者和文物部门的百年探索,广河地区古代先民的居住和生产方式逐渐露出水面,本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交流线索轨迹也逐渐显现,《广河齐家坪》《齐家坪与罗汉堂》《半山与马厂随葬陶器研究》《夏鼐日记》《史前时期之西北》《临夏考古》等一系列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先后出版发行,广河地区的齐家文化、半山文化、夏禹文化、屯耕文化、丝路文化正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在西北史前考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地区,日益成为佐证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重点地区。

  回顾广河地区文物考古百年之旅,我们不仅看到了地区考古学发展的艰辛历程,也看到了中外考古学者赓续前行的坚韧品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广河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对广河的历史和文化将有更全面的认识。我们期待广河文物考古能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取得更大的突破,为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总之,广河地区近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是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时刻。通过这个机会,我们应该庆祝广河地区文物考古百年来的成就,并不断努力推动广河县的文物考古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让我们共同保护、传承、弘扬广河县的历史和文化,为广河县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该简报收录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考古发掘调查资料汇编》(内部资料 1993年油印本)

  本文收录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考古发掘调查资料汇编》(内部资料 1993年油印本)

  张有财:《临夏地区宋金墓葬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第一版,第24页。

  《甘肃省广河县齐家镇齐家坪遗址规划保护范围文物考古勘探工作报告》,2008年 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撰写,未发表。

  洪玲玉、吴浩森、哈克、周静、王辉、李水城、陈伯桢、傅罗文:《齐家坪:齐家文化典型遗址研究的新进展》,《考古与文物》,2019年第3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夏州广河县大夏古城遗址文物考古勘探工作报告》,2022年6月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赵家遗址文物考古勘探工作报告》,2022年5月

  郭永利:《甘肃境内宋金元墓葬的调查、整理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一版,第66页。

  参考文献

  [1]裴文中:《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商务印书馆发行,民国三十七年一月。

  [2]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

  [3]马思中,陈星灿:《中国之前的中国:安特生,丁文江和中国史前史的发现》,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发行,2004年英中文双语版。

  [4]Bynlin-Althin,M:The Site of Ch‘I Chia Ping and Lo Han T’ang in Kansu,BMFEANo.18, 194。

  [5]安特生:Children of the Yellow Earth: Studies in Prehistoric China, London,1934。《黄土的儿女-中国史前文化研究》:此为安特生最著名的书,为广大读者介绍其在中国十多年的考古发现和经历,有英、日等译文,尚未译成中文。

  [6]方遥,龎壮城:《何士骥文存》,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第一版。

  [7]夏鼐:《夏鼐日记·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8]夏鼐:《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1948年。

  [9]黄文弼:《洮河流域考察之观感》,国立西北大学校刊(复刊第二十八期),民国三十六年四月一日出版。

  [10]冯国瑞:《炳灵寺石窟勘察记》,《永靖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内部刊物,1998年8月。

  [11]马元龙:《火红阿訇太祖家谱》,内部资料未出版,2013年12月。

  [12]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临洮、临夏两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58年09期。

  [13]《广河县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

  [14]《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测绘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15]《临夏回族自治州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

  [16]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墓地》,《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

  [1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广河齐家坪》,文物出版社,2023年12月第一版。

  [18]《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考古发掘调查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93年油印本。

  [19]张有财:《临夏地区宋金墓葬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第一版。

  [20]《甘肃省广河县齐家镇齐家坪遗址规划保护范围文物考古勘探工作报告》,2008年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撰写,未发表。

  [21]洪玲玉、吴浩森、哈克、周静、王辉、李水城、陈伯桢、傅罗文:《齐家坪:齐家文化典型遗址研究的新进展》,《考古与文物》,2019年第3期。

  [2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夏州广河县大夏古城遗址文物考古勘探工作报告》,2022年6月。

  [2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赵家遗址文物考古勘探工作报告》,2022年5月。

  [24]郭永利:《甘肃境内宋金元墓葬的调查、整理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一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