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小田”改“大田”“丰产”又“丰村”
武威市民勤县通过小并大、短变长、弯取直等田块整治措施,将错落分布的“小田”整合成方正平整的“大田”,零星耕地集中连片后,平整了土地、改良了土壤,耕地质量得到提升,真正让“粮地”变成“良田”,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春华秋实,民勤县苏武镇元台村高标准农田玉米种植基地中,大片金黄色的玉米连绵成片,长势格外喜人,丰收已然在望。抬眼望去,田块规整如方,道路笔直成行,水渠纵横成网,一幅阡陌纵横、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通过土地整理,打通了田块间的沟渠路网,昔日小田变大田,村集体变身‘种植大户’。这不仅实现了‘耕、种、管、收’一体化,还因减垄增地溢出了土地,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和产出效率。”民勤县苏武镇元台村党支部书记马尚福介绍说。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民勤县与不少地方一样,曾经面临着耕地碎片零星,田块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优势。生产组织也处于分割状态,农户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无法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协同效应。此外,耕地的碎片化还严重影响了机械化作业的推进,大型农业机械难以在小块田地上高效施展,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偏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近年来,民勤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打破镇村组行政区域界限,探索“碎地连成块、小田变大田、经营权连片”的新路径,采用“拆坎并埂连成块、打破区划连成片、基础设施连成网”三大措施,“整镇整村推进、集中连片打造”,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将跑肥、跑水的低产田变成保肥、保水的高产稳产田,持续放大“1+1>2”的叠加效应,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同时,聚焦解决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问题,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涵盖“种、管、收”全流程的技术支撑。大力发展以土地流转和大田托管服务为核心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积极培育粮食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探索土地托管、订单农业、分红奖励等模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粮食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小田变大田、‘单打独斗’变集中经营,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的种植和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帮助农户卸下耕作重担,让他们得以腾出双手去开拓更多的发展路径。”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芳介绍说,下一步,民勤县将持续深化小田并大田的推进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集中经营的扶持力度,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大田托管服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在土地规模经营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据了解,2019年至2024年,民勤县新建高标准农田46.3万亩、改造提升4万亩,累计达到79.32万亩。
通讯员 马爱彬
- 2024-09-02玉门:小麦开镰收割忙“麦”向丰收起欢歌
- 2024-08-29【重走西北角】旱沙地里种精品——地方小麦品种的突围之路
- 2024-08-26民乐:小麦丰收晒粮忙
- 2024-08-16肃北:3000余亩小麦收割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