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 2024重走中国西北角 >> 兰州新区线

【重走西北角】兰州新区:和美乡风沁人心

2024-08-29 11:42 来源:中国甘肃网

  夏日午后,黑顶红柱的木制凉亭下阵阵小风,大爷们正打着扑克。四周条凳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有的看牌、有的聊天,一旁的向日葵、格桑花圈圈环绕,摇曳着。这并不是网红打卡地,而是日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采访小组走访兰州新区西岔镇漫湾村时看到的一幕。近年来,兰州新区在网格细分管理、人居环境整治、文化建设上多点发力,乡村治理初见成效。

  环境整治改出和美家园“新面貌”

  绿树掩映,花草相伴,平坦干净的水泥路边,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采访小组走进了漫湾村村民达选玲的家,这是一户两层楼的民房,屋前藤条上挂满了紫眉豆,大大的南瓜被主人套上了网兜。屋内白墙红瓷,沙发上铺着蕾丝垫布。

  “现在环境变了,村里人都开始讲卫生,没有人随手扔垃圾了,房前屋后的柴垛、杂草都清理干净后,种上了各种蔬菜和花草,吃起来方便,看起来也舒心。”达选玲说。

  近年来,漫湾村以美丽家园建设为契机,对村里的露天粪缸进行了整治,新建了卫生户厕,实现粪坑封闭化无公害处理。公共场所也有水冲式无害公厕,村里基本实现水、路、厕全覆盖。

  村委会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村规民约示范户、公益性岗位等活动,鼓励村民主动参与乡村美化行动中来。在积分超市,漫湾村村民陈秀萍挑选了一袋卷纸、一袋纸杯和一瓶洗手液。她有60个积分,兑换这些产品足够了。“今年我被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户,又参加了几次公益性大扫除,积分就累积得比较多。”陈秀萍说。采访小组看到,最低一包食用盐只需要5分,登记本上很多居民都有兑换记录。

漫湾村村委会的积分超市 陈菲菲 摄

  “通过积分制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全村形成做贡献、美庭院、争积分的良好氛围,推动村居环境整治常态化,确保村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治长清。”漫湾村党支部书记陈旭道说。

  平台管理拓展基层治理“新路径”

  屋内卫生个人做,屋外环境靠平台。在秦川镇铧尖村,村民苏正义向采访小组展示服务平台,几小时前,他拍了村口垃圾点的照片,并留言:“网格员,咱们村口的垃圾箱又快满了,请尽快找人来清理。”

  仅过了几分钟,网格员就有了回复:“收到,我们核实清楚后会尽快联系环卫工作人员对垃圾箱进行清理,感谢您的反馈。”不久后,苏正义再去现场看,垃圾就被清走了。

7月10日,景博文向采访小组展示村级服务平台 陈菲菲 摄

  村民反映的问题从核实到解决,基本不超过半天。“我以前反馈问题的方式都是靠微信群聊,现在改用村级服务平台来反馈了。”苏正义操作“我要说事”板块,拍张照片,动动手指,简单的几步操作之后就能将问题反映上去。

  这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入,减轻了基层网格员的工作负担。目前铧尖村共有300多户,按照“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以社为基本单位,划分了4个三级网络,拥有4名网格长,8名网格员。“以前一个网格员管理40多户,管理效率较低。现在有了村级服务平台,村民反映了问题,我们的手机上就会有消息提醒,避免出微信群聊中消息看不到或者忘记回复等情况。”铧尖村网格员张艳勋说。

  采访小组看到,平台内除了“村民说事”,还有“政务信息公开”“村规民约查询”以及“个人积分查询”等多个板块。“平台还能看到全国其他乡村的治理情况,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能够参考其他乡村的经验,在相互学习中进步。”铧尖村党支部书记景博文说。

  和谐发展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在基层治理的逐步推进下,乡村文化内涵也逐渐丰富起来。兰州新区秦川园区的许多村子都因地制宜制定了村规民约、举办特色活动,丰富村民,一面面文化墙,一张张宣传牌,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家风家训”“村规民约”,将村道两旁的墙体涂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现如今,在村委会的带领下,村里面活动也多了,村民参与度也高了,氛围比以前更好了。”说起村子的变化马永爱止不住地夸赞道,“忙完手里的活,就要赶忙筹备参加接下来的活动,一个接一个,根本闲不下来。之前从来不说话的邻居,通过这一次次的活动也逐渐熟悉了起来,去年春节大家还互相拜年串门,可热闹了。”

今年端午节,东昌村村委会组织村民一起包粽子,学习端午习俗(受访者供图)

  每逢传统节日,东昌村里都会举办庆祝节目,平日里会开展一些兴趣活动,例如秦腔比赛、书画比赛等,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报名参加。

  此外,针对村里出现的各类矛盾问题,村委会还会举办“马扎评议会”。“近期我们在会上主讲有关婚恋的村规民约,主要是规范收受高额彩礼的行为。”东昌村村委会书记吴有兰说。如今村里婚事彩礼的价格从以往动辄七八万调整为三万以内,宴席、烟酒也都有了统一的标准,高价彩礼的陋习在东昌村不复存在。

  “今年兰州新区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以活动带动农村移风易俗,重整农村精神面貌。”东昌村村委会书记吴有兰说。

  (作者姚智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指导教师冯诚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侯巍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