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 2024重走中国西北角 >> 兰州新区线

【重走西北角】兰州新区:科技赋能 田野里“长”出新质生产力

2024-08-28 14:46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专题】追“新”逐“质” 甘肃怎样发“力”?

  盛夏时节,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采访调研团队行走在兰州新区中川园区的乡间道路上,目之所及,错落分布着大片的马铃薯、中药材田、辣椒地,苍翠茂盛。得益于兰州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滴灌技术、墒情监测等农业技术“神器”使“1人管护1500亩”成为现实,农业种植精准的全过程管理,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为农业赋能 田间数据从地下到“天上”

  离赖家坡村不远的中川园区高标准农田示范点上,管护员张小庆正蹲在田里仔细检查每一根滴灌带,他得确保没有爆管出现,保障好每一株玉米的水、肥。“谁能想到现在种地都这么智能了?我每天就巡视检查一下管带,有什么事在网上就控制了!” 

  张小庆说的网,就布在田间地头,看得见的是地上一条条滴灌带、智能墒情传感器、太阳能板,看不见的是汇集到云端的湿度、温度、风速传输数据。这张网的总控就在玉米地里的机房。

高标准农田示范点里设立的智能气象站 张静怡 摄

  “点击这里就能看到今天的天气情况,系统会分析这些数据,作为水肥配比的参数。”甘肃条山农工商开发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韩彦龙操作的是中川园区高标准农田智能灌溉系统。采访小组看到,整个园区的种植布局、业务分布图清晰的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机房里隆隆作响的施肥罐将系统设定的注肥量和水泵水量、前中后端的压力值准确传输到滴灌带。“我们把所需要的肥料按配比装到这三个罐子里面,每次要用多少肥,都在这个上面控制好着的,一次性就打过去了,全程智能化控制。”韩彦龙说。

  掌握气象信息、土壤墒情等农业生产信息,对耕作至关重要。信息化时代,通过数据收集、分析与应用指导的闭环管理,兰州新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正在实现从“经验种植”向“智慧农业”的转变。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灌溉系统的控制台 张静怡 摄

  公司定期培训管护员,让他们看得懂数据,调得了参数。“甚至我在家都能掌握土壤水分和肥力状况。”韩彦龙和团队多次更换田间的硬件设备以确保系统准确传输这片区域的地理和天气状况。“新区之前种玉米、小麦、胡麻这些单一的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高标准农田推进后,现在像甘草、黄芪、板蓝根,马铃薯这些高附加值的作物也开始大面积种植了,特色产业更多了。”韩彦龙说。

  “我们三个人轮班,一天能管1500多亩地,方便得很。”除了播种等时间节点,张小庆的工作量不大。从犁地到采收都是全程机械化,农民从土地里解放了出来,却对这片土地更加了解。

  荒地蝶变 “希望的田野”弯道超车

  秦王川属于高原盆地,植被稀疏,土地贫瘠,村民们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华家井村村民王全山也不例外。“地太旱了,种出的粮食产量低,成本却高,不挣钱,还不如出去打点零工呢。”像王全山一样,村民陆陆续续都把土地流转了出来。

  “农民不种我们种,进行土地整理后,用上高标准农田配套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土地资源就‘活’起来了!”韩彦龙告诉采访小组,公司今年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了3万多亩耕地,每片区域都配备了滴灌系统,避免了传统灌溉中的无效蒸发与深层渗漏。

水肥一体滴灌带 张静怡 摄

  自从土地流转后,尖山庙村的村民满自安就在中川园区高标准农田示范点上当管护员,亲眼见证小田一步步变成大田,“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以前的荒地现在有了希望。” 

  近年来,兰州新区鼓励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收复撂荒的耕地,制定了《兰州新区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审批管理办法》,累计开展未利用地生态修复治理面积65平方公里,整治撂荒地近20万亩,新增高质量农用地5.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原本分散的土地整合起来,连成一片广袤的农田,土地利用率提升了10%。

玉米种植地 程怡文 摄

  为农民肥田 还之于民

  传统大水漫灌需要浇四次水,费水、费人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滴灌、微喷技术,到底能节约多少水?

  中川园区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仇小康给采访小组算了一笔账:“农民用大水漫灌的话一年浇4水,一年算下来一亩地要380-400方水,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直接把水滴到农作物根部了,一年算下来一亩地只要220-260方水,你看节不节水?”除了降低用水成本,农业公司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让水、肥、药的使用率更加科学精准,也有力地减轻了土地盐碱化。

  仇小康表示,对于高标准农田的开发,绝不仅限于浇灌技术,园区着重在降解膜、新型肥料、生物农药等方面也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新型农业投入品。

  “当前我们使用微生物菌剂来提升土壤肥力,传统种植用的是0.01mm地膜,这种地膜会破坏土地,也难以回收。目前新区政府大力推广0.015mm地膜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采访小组了解到,0.015mm地膜成本为每吨9700元,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因其环保特性,其成本显著上升,达到每吨27000元。

  尽管短期收益有限,但长期回报可观,政府为了推广这一环保材料,每亩地提供70元补贴,平衡成本增加。“土地终将归还于农民,环保投入是对未来农田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仇小康说。

  既要发展,又要环保,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下,中川园区聚焦粮食、蔬菜等传统产业优种类、提品质,中药材、向日葵、花卉、饲草等新兴产业建基地、扩规模的目标,土地耕种率提高到了50%以上,亩产提高30%以上,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3%。

  “使用生物农药、新型肥料和微生物菌剂来减轻土地的负担,这是我们发展农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仇小康表示,这一举措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怡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冯诚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侯巍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