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向沙而行
几代陇原儿女持续接力,向沙漠“宣战”,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沙漠“虎口”求生,到同沙漠和谐共生,绘就了一幅壮丽多彩的防沙治沙甘肃画卷。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铭禹 编辑高雪梅
甘肃省民勤县青土湖景色(聂建江/摄)
翻开地图,甘肃省形如一柄如意,深深嵌入祖国西北内陆,成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枢纽。同时,由于深居内陆,甘肃也是我国土地沙化和遭受风沙侵袭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陇原儿女持续接力,向沙漠“宣战”,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沙漠“虎口”求生,到同沙漠和谐共生,绘就了一幅壮丽多彩的防沙治沙甘肃画卷。
新时代愚公精神
仲夏时节,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青土湖,波光粼粼,水鸟翔集,芦苇摇曳。很难想象,这座湖泊曾一度干涸,成为风沙策源地。
青土湖是河西走廊一条重要的内陆河——石羊河的尾闾湖。史料记载,明清时期,青土湖水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70平方公里。20世纪50年代,因上游建设水库和农田开垦,青土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彻底干涸、沙化。
民勤,有“中国沙乡”之称。我国第三、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将民勤半包裹住,民勤就像一柄绿色的“楔子”一样深深插入其间,阻挡着两大沙漠的“握手”。
住在青土湖附近的村民告诉本刊记者,青土湖干涸以后,湖区成了一望无际的沙丘,每逢春季风沙漫天,吹得人睁不开眼。
为了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当地下决心治理湖区生态环境。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的推进,民勤把青土湖作为全县防沙治沙的重点,从2010年起向青土湖实施生态补水。当年,上游水库下泄生态水量1290万方,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重现绿波。
经过多年持续生态补水,目前,青土湖水域面积稳定在26.7平方公里,周围湿地面积达106平方公里,地下水位不断攀升,局地小气候大为改观。
青土湖的变迁是甘肃多年来持续治沙造绿的生动缩影。距离民勤县150公里外的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的父辈们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起来,向沙漠“宣战”。他们喝冷水、睡地窝,人背驴驮,将压沙的麦草、树苗运往沙漠,传到现在的郭万刚侄子、八步沙林场管护员郭玺手里已经是第三代了。
“过去条件艰苦,祖辈们义务治沙只能靠人力。现在我们用工程治沙,大大提高了治沙效率。”郭玺说。
半个多世纪以来,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坚守沙漠,用愚公精神筑起绿色屏障。他们先后完成治沙造林28万多亩,把八步沙绿洲向沙漠过渡地带整体推进了30公里。昔日“出门八步就是沙”,变成如今步步都是景。
代代相传的治沙精神,让河西走廊这个我国北方防沙带重点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河西走廊北部风沙前沿地带已建成长达1200多公里、面积460多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470余处风沙口得到治理,1400多个村庄免遭流沙危害,甘肃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4.03%提高到目前的11.3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表示,作为“三北”工程建设重点省份之一,甘肃经过几代人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奋斗,有效阻止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体,抵御了沙化土地向河西走廊、青藏高原蔓延扩展,锻造了“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愚公精神,成为新时代激励人们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强大精神动力。
从“浅绿”走向“深绿”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区、北方防沙带建设区和黄河长江等重要水源涵养区。但同时,甘肃地形地貌又复杂多样,是我国西北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数据显示,甘肃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1900多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1200多万公顷。
面对浩瀚沙海,甘肃几代治沙人在传承治沙精神的同时,运用科技治沙、工程治沙等办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幅防沙治沙新画卷徐徐展开。
从武威市凉州区驱车沿东北方向一路行进,驶出30多公里后,一排排光伏板整齐地矗立在沙漠中。这是位于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内的中国电建水电七局2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现场。
2023年6月1日,工人在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管护喷灌管道(范培珅/摄)
所谓光伏治沙,是指在沙漠搭建光伏板,光伏板上太阳能发电,板下撒播沙生植物,达到既发电又治沙的双重功效。
“我们负责建设的这片光伏治沙项目占地6500亩,相当于607个标准足球场。”项目技术负责人肖铧介绍,光伏板设计高度为2米左右,如同一个个立起来的沙障,经过测算,当风沙流通过光伏板时,风速显著降低,挟沙能力大大减弱。在光伏板外围,建设者们同步布设草方格沙障,撒播沙生植物,形成光伏板外围防风固沙林、光伏场内固沙区的有效固沙形态。
沙漠缺水,选择适宜生长的沙生植物至关重要。肖铧说,项目建设方与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经过场址区域类型及周边植被调查,根据植物的适应性、耐旱性、造林难度、生态经济价值等,采用沙米、沙蒿混播形式进行撒播,同时通过地埋式蓄水桶配合“水罐车+人工浇灌”的灌溉方法,为光伏治沙区植被恢复提供技术支撑。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的模式,使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据统计,在武威市凉州区光伏治沙产业园区,已栽种樟子松8万余株,板下铺设沙障、种植沙生植物2万余亩,新的治沙模式让治沙成果两丰收。
在甘肃,几代治沙人从最初的铁锹开沟埋草,到沙障机压草方格,从光伏治沙到数字化监测,“治”“防”相结合,效率大为提高。
据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旭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三北”工程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全省完成防护林建设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200多万亩。目前,“三北”工程前五期项目已经完成,重点风沙口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2018年10月,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风景(金塔县委宣传部/供图)
2023年以来,甘肃将河西走廊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5市20个县全部纳入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范围,加紧实施“三北”工程第六期。据测算,甘肃初步谋划“三北”六期建设项目46个,总投资估算245亿元,初步规划造林种草压沙和成果巩固任务6500万亩,全省防沙治沙实践从“浅绿”走向“深绿”。
资源劣势变发展优势
“天上不见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黄沙四季扰。”这是毗邻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酒泉市金塔县鼎新镇前些年的真实写照。
金塔人胡兵自幼生活在这里,在他印象中,风沙一起,遮天蔽日,能见度最差的时候只有几米。为此,胡兵跟同村很多年轻人一样,很早背井离乡,远赴青海、新疆讨生活。
2011年,胡兵偶尔回家探亲,赶上一场罕见的沙尘暴,风沙连刮了三天,风停后,流沙翻过了一米多高的防沙墙,把田间的水渠都填平了,村民眼看着地里的庄稼被风沙掩埋,不禁唉声叹气。
这次经历对胡兵触动很大,立志绝不让沙漠把家乡“埋没”。他用打工创业积攒下来的钱注册成立了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带领乡亲们和风沙搏斗。
“防沙治沙不能光靠蛮力,要用巧办法。”胡兵说,为了找到适合的沙生植物,创造更多效益,激励更多身边的人投入治沙行动,他先后来到国家林草局、上海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部门和科研单位,向专家求取发展沙漠林业经济“真经”。
最终,他们确定了梭梭嫁接肉苁蓉、白刺嫁接锁阳的发展路子。通过多年实验和技术改良,肉苁蓉和锁阳的嫁接成活率不断提高。胡兵还筹集资金建起了一座50吨容量的种子库,向国内其他防沙治沙单位提供良种。
2023年,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参加大湾区招商推介活动,成功把大漠肉苁蓉推向了粤港澳地区,实现鲜果每公斤38元的订单销售。
沙漠虽然被视为生命禁区,但多年来,沙漠边缘的陇原儿女早已学会了和沙漠的相处之道,将资源劣势变发展优势,造福人类。
走进民勤苏武沙漠大景区摘星小镇,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充满科技感的白色球形帐篷,如同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沙漠之中,与周围绵延起伏的沙丘相得益彰。仲夏夜晚,微风拂面,驼铃声声;抬头仰望,星河灿烂,一种历史感和未来感油然而生。
民勤年均晴好天气近300天,视野通透,几乎一年四季皆可看星星,是国内最佳观星地之一。摘星小镇正是当地利用沙漠资源和苏武文化打造的沙漠天文科普特色小镇。该小镇以“沙漠之星”观测为主题,集天文观测、休闲度假、科研科普等功能为一体,将整体建筑设计成科幻风格的“星际基地”,游客置身其间犹如进入外星球,零距离感受栖身沙海、仰望银河的神秘。
摘星小镇银河
在摘星小镇外围,国内外艺术家创作的130余尊雕塑,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沙漠之上,将茫茫大漠装点成充满诗意的“雕塑艺术之洲”。
2020年,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和摘星小镇景区建成并投入运营,4年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6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00多万元,为当地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 2024-05-24甘肃民乐:生物多样性“家底”日渐丰厚
- 2024-07-19【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土高原的绿色生态典范 ——从定西市安定区看甘肃如何推进淤地坝建设管理
- 2024-07-04深入推进综合治理 狠抓项目提质增效——甘肃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2024-06-22甘肃省监测到野生大熊猫悠闲“遛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