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 2024重走中国西北角 >> 白银线

【重走西北角】景电工程:沧桑巨变 水润景泰

2024-08-06 10:34 来源:中国甘肃网

  7月7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六楼,一个戴着灰色帽子、穿着蓝白条纹衬衫,步履略有些蹒跚的老人走进了会议室。这,距离他第一次踏上景泰县的土地,已经过去了整整55个年头。

  老人名叫李恒心,原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在当年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中付出良多。会议室里,在老人缓缓的讲述中,时间被拉回到那段艰苦卓绝又意义非凡的岁月里……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总体平面图 梁妍 摄

  只有五辆车的荒漠

  景泰县,北与腾格里沙漠相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导致其常年缺水,年平均降雨量仅160多毫米。

  “我是1969年正月初三下午四点多到的景泰,刚下火车看到这边的状况时,相当震惊。”李恒心回忆起初到景泰的情景,仍不由得感概万千,“没有一颗树,没有一条路,全县算上救护车也只有5辆汽车,滩上没有水,地下的水却是‘苦水’。”

  景泰人民将当地很多地方以“滩”为名,诸如“漫水滩”“草窝滩”等的滩上并没有水,只不过以这些名字寄托对水资源最深切的盼望。

  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1958年,当地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们开始陆续提出要在景泰引水,解决干旱的问题。十年间,地方水利部门和有关单位先后8次提出建设引水工程并做过开发的基础工作,包括对地形的勘探、提水线路的规划、移民区的开发和对草窝滩、白墩子滩、漫水滩、寺儿滩、兴泉堡滩等荒滩的踏勘,确定其开发价值。

  1968年底,这个工程正式定名为“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李恒心解释,“川”代表的是两座大山中间的工程,“景泰川”由此而来。

  下雨漏水的地窝子

  1969年10月15号,承载着景泰人民殷切期盼的“景泰川电力提灌一期工程”在机械的轰隆声中艰难开工了。

  参与建设的技术人员没有住所,只能零星地分散住在老乡院落或临时工棚、地窝子里。

  在地上挖一个大坑,坑里铺上竹子和泥土,这就是一个地窝子。尽管时隔多年,但一提起当年居住的地窝子,李恒心仍然有很深的印象,他说:“下雨的时候,那个水会顺着地窝子的棚流下来,一点一点地打湿桌子上的图纸。”

  虽然早期的建设缺资金、缺技术、缺经验,却不缺勇气和坚持。

  原本计划用时17天的草土围堰任务提前6天完成,全靠人力将稻草和土壤一层叠一层地堆筑起来,倒向河里的指定位置。压堰技术指导能手和挑选出来的水性好的压堰人,除了把草捆一捆一捆压到准确位置,还要时时做好防范“掉进河里丧生”的危险。

  电力不足,资金不够也不怕,水泵、电器都是现设计、现制造。在景电工程博物馆里,还有很多景电工程建设之初使用过的技术设备和生产工具,一些工具早已锈迹斑斑,木柄裂开的纹路记录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我当时也没感觉怎么苦,因为大家都是这样。”李恒心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

  1974年,一期工程建设完成,设计提水流量为每秒10.56立方米,灌溉面积30.42万亩,工程效益显著。自此,景泰县告别了极度缺水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安居乐业的绿洲

  “现在不一样了,交通四通八达。”提起景电工程给景泰县带来的变化,李恒心撑起身子讲述着他这些年的所见所闻。

  这些变化都是靠着景电的一、二期工程带来的。为了把景电工程向民勤延伸,研究人员发明了麦草、黄土和碎石一层层铺垫的方法,铺设了一条沙漠之路。在此基础上,严格监理、优质施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一条长达数十公里且高大、坚固的封闭式钢筋水泥箱涵暗渠,以及一座座气势恢宏的混凝土渡槽,出现在人烟绝迹的沙漠之中,通向红崖山水库,成功缓解了民勤县的缺水问题。

  正是因为有这样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才有今天绿树成荫、农业发达、百姓安居乐业的景泰县。

  “现在景泰有1万多亩的果园,有苹果、梨、枣树、杏树,都是用的滴灌技术,农产品品质高,还有无人机打药。”李恒心补充到。

  走出中心大楼的时候,李恒心精气神十足地向大家挥手作别,离开的步伐缓慢而坚定,佝偻的身影被阳光拉得无限长。透过他的背影,仿佛能看见那一批批为了工程奉献一生的景电人,白了发、弯了腰,但,属于景电人的精神却永远留存。

  (作者胡祎婷、梁妍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研究生;指导教师郭翠玲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