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北角】青年讲解员樊琳:讲好党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青海省西宁市凤凰山下的南川河畔,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
7月18日上午,纪念馆讲解员樊琳接受了,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国甘肃网组织的第十四届“重走中国西北角”青海线师生的采访。
见到樊琳时,她正忙于“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工作,一头短发利落干练,身着军装工作服,戴着黑色的耳麦,认真聆听小讲解员的解说。讲解结束后,樊琳以精准而温和的言辞,指出了小讲解员的瑕疵,又不失时机地对他们的闪光点进行了赞美和表扬。
工作中的樊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已是樊琳在这座红色纪念馆工作的第14个年头。谈及她的讲解生涯,樊琳的眼眸闪烁着自信与骄傲,“到这里之后,我发现我的讲解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在众多珍贵的文物之中,最令樊琳动容的是位于一楼的编织羊毛裤(局部),这件一级文物也是她在每次讲解中重点介绍的内容。
这条看似平凡、残缺不全的毛裤,实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是特别感人的。”樊琳说,这已不仅仅是一件历史文物,更是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它跨越时空,依旧震撼人心。
西路军纪念馆于1986年筹建,1988年开馆,但当时的建馆面积仅有960平方米。2006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重建纪念馆,新馆选址于西宁市烈士陵园北侧。2015年5月,西宁市对纪念馆进行扩建改造工作,并在2023年再次进行了升级改造。
相比于旧馆的简单图文介绍,如今的新馆引进了许多新技术,更好地实现了科技与红色文化的巧妙融合,比如多媒体微缩场景陈展《马家滩上的唐奶奶》,大型半景画多媒体演绎场景《祁连巍巍》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更多的参观者以多元化的形式了解历史。我们希望以这种全新的演绎形式,让大家有更深入的了解。”樊琳介绍道。
“在职期间,我希望可以讲好这里的故事,努力提升自我,对当年的历史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樊琳说,“以后我会主动去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尝试以不同的新形式让参观者了解到更多内容。”
2024年5月,樊琳被评为“全国五好讲解员”,这是对她在宣扬红色文化工作上做出卓越贡献的肯定。樊琳也深知自己作为红色纪念馆讲解员应负的责任和使命,她在工作中不断锤炼专业技能,切实做到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每年我们大概要培训五六十名小小讲解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红色故事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樊琳说。
据悉,每年假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都会与西宁市各中小学合作,进行“小小讲解员”的培训活动。“红领巾”讲在馆内为参观者进行讲解,这不仅为纪念馆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红色文化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桦、于涵、许可;指导老师王臻、阴雨永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4-07-30【重走西北角】窦圌山“飞人”王钰金:百丈山峰 铁索飞渡
- 2024-07-30【重走西北角】坐着公交看绵阳
- 2024-07-30庄浪:小农机成农户增收致富好帮手
- 2024-07-30华亭:水退人进 全力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