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 2024重走中国西北角 >> 四川线

【重走西北角】绵阳前进村:发扬“钉钉子”精神 走出乡村治理新路子

2024-07-30 15:4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盛夏的前进村,草木葱翠,生机勃勃,特色村居与乡村彩绘为整个村庄增添了艺术气息。

  前进村位于绵阳市青义镇,是由绵江路进入涪城的第一村,北临江油,东傍涪江,由九岭村和青霞村合并而成。2023年获得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

  不同于其他村庄,前进村呈现半圆形式环形结构。在“烟雨蒙蒙鸡犬声”的田园画卷中,前进村人孕育出了“钉钉子”精神,走出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子,绘就乡村建设新图景。 

前进村党群服务站 白寒冰 摄

  党建引领强振兴

  近年来,在几届村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钉钉子”精神成为前进村的特色党建品牌。前进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治理效力,激发乡村治理活力。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一招,前进村创新建立党务助理制度,选拔4名大学生和1名退伍军人进入村支“两委”,优化党员结构、注入活力的同时为组织储备骨干力量。

  前进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党员的先锋引领、示范带头作用被充分发扬,党支部的5名党员被评选为模范党员,形成党员争上进、示范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些先进典型的榜样人物激励着广大村民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为乡村的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前进村党支部分派24名年轻党员,建立6组一对一帮扶小队,从环境清洁、健康卫生、生产就业等方面对24户相对贫困户进行帮扶。与此同时,班子成员认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协调解决产业道路、塘堰精修等问题。公益性活动使得村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年轻党员对支部和村子的归属感进一步加强。

  基层党组织作为牵引一村发展的“火车头”,前进村通过“两项改革”,迅速改善本村规划,紧跟战略建设步伐。在绵阳市委提出服务大院大所,建设专家小镇的构想时,涪城区、青义镇通过对前进村的自然脉络、班子情况、产业规划等综合因素的研判,前进村作为“鸿儒·乡里”建设候选地脱颖而出,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乡间小道中的咖啡馆 白寒冰 摄

  特色产业促振兴

  “在2019年四川省村级建制调整之前,我们村还是一个纯农业村,村集体年收入只有八万元左右。”邹仕俊回忆。

  从滞后的经济薄弱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前进村的发展契机在于产业振兴。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前进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拟定“农旅+科旅”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大院大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根据发展需要,前进村调整发展思路,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先后成立了由集体经济组织全资控股的“绵阳鸿儒德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实体企业,主要从事安防服务、物业管理、工程承包和农机服务。

  除传统产业得到提升之外,通过网红产业的打造促进现有闲置农房盘活,也是前进村乡村治理的重要一步棋。有能力的农户利用现有闲置农房加入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一户一精品、各有特色、统一管理运营、统一品牌运作的模式,建设特色服务业。

  依托毗邻西南科技大学的区位优势,前进村致力于打造涪城第一个“服务人才小镇”,集中建设鸿儒·乡里小镇,为西科大、中物院等高端人才提供服务,吸引就近居住的科技人才及文艺创作大家建立工作室。将服务人才作为前进村的名牌,实现共建研学基地、共建创作空间。

  前进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围绕“强村富民”发展目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村级特色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走上致富路。

  乡村治理固振兴

  邹仕俊认为,治理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村民行为习惯、村容村貌与民风民俗,只要乡风建设好,乡村治理就有了基础。 

前进村“最美家庭”的展示墙 白寒冰 摄

  前进村良好的乡村氛围为年轻干部深入基层、驻扎乡村提供了锻炼平台,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更多人才涌入村庄,一套良性循环的乡村人才系统初现雏形。邹仕俊表示,清华大学研究生就业实践基地在前进村挂牌落地就是最好的证明。

  由村里干部、党员和社员组成的乡村治理协会是前进村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创新之举。农村关系错综复杂,碍于情面,村民们或多或少会听取乡贤的意见。将乡贤视为辅助治理的重要力量,在人居环境治理、邻里矛盾纠纷化解等重难点问题上开展协商议事是实现善治的巧思。邹仕俊说:“村民们的小纠纷无需村干部出面,乡村治理协会就会迅速解决”。

  前进村每年都会对规范村民行为、维护村庄秩序的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和完善,在征集建议的实践中促进村民的自治意识,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打造乡村独特的文化与价值观。

  积分制是数字治理的其中一项创举,其对接积分制超市,便于村民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在此基础上,前进村使积分“活”起来,邹仕俊认为积分制可以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用于兑换农机使用、水费电费等,以此刺激村民治理活力。

  前进村的领导班子坚守“钉钉子”精神,在以党引领、大兴产业与培育乡风等方面为乡村治理趟出一条新路子。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白寒冰、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绘琪;指导教师张华、周兆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