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北角】刘金强:党参种植撑起幸福小家
沿着定西市通渭县襄南镇四合村的一条小路前行,可以看到依山而种、茂密成片的党参苗。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田野中,勤劳的刘金强正在劳作。
刘金强正在党参地除草 易奕彤 摄
庄稼人的智慧
近年来,通渭县抓住定西建设中药材产业链的机遇,根据自身中药材资源优势,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
而刘金强就种植了十多亩党参,党参的市场价格较高,收益较好。但党参种植是个技术活,栽种全靠人工。
栽好党参苗只是第一步。种植户还要时刻提防啮齿类动物啃咬,为此,刘金强在田间地头放置了捕鼠“神器”。“这是捕抓地下老鼠(鼢鼠)的工具,我们就拿这个对付它。”刘金强指着党参地里的“土法小机关”说。
这种小机关主要由铁丝磨好的“箭”、石块、木架和绳子共同组成。它充分利用了杠杆原理,只要地老鼠从洞口出来就会触发机关被捉住,成功率很高。
党参种植比想象中还要精细。“党参不能重茬种,这个地里种一年,那个地里种一年,得换着种。”在刘金强眼中,哪块地种什么种类的作物,都很有门道。
“种地需要经验。”刘金强说,党参收获的季节,怎么挖掘也有讲究。刘金强主要使用一种类似“钉耙”的工具,这种工具不容易破坏党参的根部。挖掘党参期间的天气也很重要,下雨时不能挖,泥水会影响贮存,最好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挖掘。
刘金强深知党参生长的秘诀,为了促进根部的茁壮成长,他偶尔会进行人工干预,限制党参开花,避免过多的养分被花朵消耗。对于那些生长过快的枝蔓,他也会适时地进行修剪,以确保它们不会过度吸收本应输送到根部的养分。
收获后的党参质量决定价值,一株党参从种下参苗到开花长根,历时数月,每一环节都需要种植户用心呵护。
这些就是刘金强的种田之道,也是独属于庄稼人的生存智慧。
与党参结缘
党参对种植的土壤质地、含水量、地势、光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对种植的方式方法也是较为挑剔。在大家都选择难度更低的黄芪来种植时,刘金强为何坚持种植党参?
实际上,四合村栽种党参的传统源远流长。四合村种植党参有着近400年的种植历史。
党参地承载了刘金强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忆。站在这块地上,刘金强回想起与父亲一同劳作的场景,“小时候父亲就在地里劳作,我跟在他后面,一起种党参、除草、抓地鼠,现在我会的这些技能都是小时候跟着我父亲学的。”
成年后,他也曾尝试外出工作过。但农忙时节刘金强仍然得从外地赶回来给家里帮忙。两头奔波的生活让他决定最终回归乡土。刘金强从不后悔自己回村种党参,“一年能有十万左右的收益,全家支出和孩子在城里上学的费用也够了。”
“四十岁的年轻人”
在四合村,刘金强是正儿八经的“年轻人”,他笑着说,自己可能是最后一代农民。
十年前,村里种党参的人还很多,雷团结也曾是四合村的党参种植大户。上了年纪后,频繁的体力劳动逐渐让雷团结吃不消,他只好放弃种植党参,其他村民也多改种机械化程度更高的经济作物。
“好多人都不种党参了,我还年轻,还能种。”聊起这个话题,刘金强比想象中要乐观。
刘金强的家就在党参地的正上方。门前,一小片精心打理的花园和菜地充满生机与活力。党参收获后,刘金强会把它们卖给前来收购的客商,保障了一家人的生活。
今年,刘金强种的党参长势不错,他每天按时地除草和施肥,期待秋天能迎来一场适时的雨,党参能长出壮硕的根,卖出好价钱。
(作者祁瑞、易奕彤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指导老师谭泽明、李昕昕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4-07-24镇原:“红领巾”爱心托管班让孩子暑期有“趣”处
- 2024-07-24兰州市数据局荣获全市保密知识竞赛二等奖
- 2024-07-24兰州市数据局组织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07-24宕昌:“玉兔”跳跃财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