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 2024重走中国西北角 >> 青海线

【重走西北角】54年的坚守:杨永良与加牙藏毯的传承故事

2024-07-25 18:09 来源:中国甘肃网

杨永良在介绍传统的藏毯纹样 廖婧彤 摄 

  7月14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国甘肃网组织的第十四届“重走中国西北角”西宁线实践小分队探访了青海省西宁市加牙村的加牙藏毯传承人杨永良。

  杨永良,1962年生于西宁市加牙村。他是加牙藏毯的第七代传承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自小杨永良就开始学习藏毯制作技艺,至今已有50多年的丰富经验。

  加牙村位于G227国道旁,从村口步行十分钟就能走到杨永良开办的非遗传习所。走进传习所,映入眼帘的是杨永良与家人在院里种植的一小片菜园。蒜苗、向日葵、茴香……一些常见作物整齐地生长在其中,菜园边角处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李子树紧挨着,枝条上挂着青涩的果实。杨永良在交流过程中提到,自家夏天的口食就来自小菜园。

  穿过菜园,一座占地100平米左右的小平房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杨永良家族传承藏毯技艺的重要场所。小平房的走廊内挂着“非遗工坊”的牌匾,屋内两个小展厅展示着各式各样的藏毯作品。而另一间宽敞的大厅,便是杨永良编织藏毯的“舞台”。

杨永良编织藏毯的大厅 王晨曦 摄

  自小杨永良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洗毛、捻线等制作藏毯的基础工艺,15岁时已经能够独立制作藏毯。最初杨永良跟着父亲制作藏毯只是因为好奇,后来每当他帮助父亲时,都能得到一两分钱的奖励。

  “在我十来岁的时候,父亲会把毯子中间有花的地方先做好,没花的地方给我们做。到我十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就会让我们多做一点,给上一分钱或两分钱作奖励,那时我们可积极了。”正是父亲的这个特殊的方式,让杨永良对编织藏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回忆起儿时与父亲编织藏毯的日子,杨永良的眼神中充满了怀念与温情。“父亲那一代材料紧缺,染色最早就是在吃饭的锅里染,染完了锅洗一洗,又继续用来做饭用。”而这份朴实和节俭也传承到了杨永良的身上,“现在我用的染缸就是农用车报废的油箱,把上面的盖子锯了,在下面焊上四个腿,就能架火烧了。”

  “改革开放初期是加牙藏毯最火的时候,可以说是达到顶峰的时候。”据杨永良回忆,当时村里近六百户人家几乎都在做藏毯。因其质量好、耐用的特点,加牙村的藏毯被广泛销往多地,打响了加牙藏毯的名声。步入二十一世纪后,村里人有了更多谋生的手段,藏毯制作在村子里便逐渐式微,杨永良一家却一边耕种土地,一边继续制作藏毯,将这份传统手艺传承了下去。

  2006年的一天,村里推荐杨永良为非遗传承人。当时的杨永良并不知道非遗传承人是什么,心里既紧张又疑惑。“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跑到县文化馆才问清楚。”次年,杨永良被评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永良更深层地认识到,编织藏毯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效益,还肩负着更重的社会责任。这也让杨永良坚定了传承藏毯技艺的决心。

  对于技艺的传承,杨永良持乐观的态度,因为藏毯制作不仅成为一种家族传承,而且传习所内有大约20名藏毯制作师傅,还有不定期前来协助的帮工。他们大多是加牙村或者隔壁村子里的村民,都具备编织藏毯的手艺,为传习所提供了灵活的人手支持。同时,不少地毯业界人士也会特意前来加牙村,向杨永良学习织毯技艺。“学生晚上住在城里的宾馆,白天开车过来学习。”杨永良介绍,“他们有的甚至来自广东,想通过学习藏毯技艺回去改进自己的工艺。”

杨永良的藏毯作品 廖婧彤 摄

  杨永良描述,手工织的毯子平均寿命可以达到200年,而机制毯子的整体使用寿命短。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人们已经不需要像老一辈那样一张毯子用三代,而是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机制藏毯。这一趋势使得手工藏毯在日常使用中的价值逐渐淡化,转而更加凸显其收藏价值。

  面对变化,杨永良并没有固步自封。他在保持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色彩和纹样上的创新,以赋予自家藏毯更高的收藏价值。从传统民族图案到现代的风景画、卡通形象,他的藏毯作品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屋外细雨渐歇,专访也步入尾声,杨永良执意送我们前往国道边的公交站。穿行在村中,杨永良目光掠过两旁郁郁葱葱的田野,说道:“这是今年我家种的党参。”

  正如他对土地的精心耕耘,杨永良对藏毯技艺的热爱同样熠熠生辉。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廖婧彤、王晨曦;指导教师王臻、阴雨永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