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北角】木雕非遗传承人马国新:三十余载一刀一刻镂光阴
在通渭县襄南镇,一处木屑纷飞的工作棚内,年近花甲的木雕技艺县级传承人马国新,低头锯着木头思索着如何雕花。
“做一个大宫殿大概要两、三百多个小构件,从殿内到殿外,都要一点点做。”马国新指着正在修复的“太白庙”说。
马国新正在制作木雕 易奕彤 摄
“我都做了30多年了”
“从19岁开始做工,到现在54岁,都一直在做古建筑,以雕刻为主。”马国新说,建筑木雕的灵感来源于中华传统民俗文化。
马国新自小便浸染在木雕的文化环境中。同是通渭木雕手艺人的祖父,日日在家中进行木雕。雕刻工具与木料碰撞出的沙沙声,吸引着孩童时期的马国新走进木雕世界,成为日后的启蒙。
马国新的木雕事业在19岁启航。高考失利后,马国新在家乡的土壤上开辟自己的木雕天地。历经7年学徒生涯,马国新把通渭木雕与家乡文化牢牢刻印在他的事业轨迹中,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古建筑雕刻的深耕与钻研中。
2011年,通渭木雕技艺成为第三批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通渭木雕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障。随着政策的扶持与推动,许多木雕工匠获得了政府认可的木雕技艺传承人身份,马国新便在2022年被评为县级木雕技艺传承人。
马国新的传神技艺把通渭木雕的精华展现地淋漓尽致。每当谈起木雕时,眼眸里总是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双手也不由自主地随着话语轻轻摆动。他热情地展示作品照片,分享木雕工艺的精妙复杂之处。
木雕最主要的一步是会绘画,一花一草来反映典故或者民间历史,要以小概大把它概括出来。然后在原木上进行图案描绘出来,历经粗胚雕凿,细节加工,全面打磨抛光,最终才能制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过程极为繁琐困难,往往需要几个月的全身心投入。
为了保证木雕内容的准确性,马国新保持着学习的习惯。他习惯于把自己身边或网络上所见到的精美木雕以图片形式保存下来,通过邮件的方式发到各类博物馆寻求帮助,获得更为详尽的资料进行学习。
“一边研究人家的,再看自己做的,低头雕一会,拿起来看看,感觉还是有不对的地方,最后还要修改。”马国新说道。
马国新展示木材粗加工 易奕彤 摄
“信用是最好的招牌”
马国新的活忙不过来,雇主经常需要等很久。
“有时候我忙不过来,给人说等我一年行不行,人家也愿意等,那我肯定得去做。”马国新说。
好口碑是口口相传出来的。他娴熟的木雕技艺,通过各地流动的工匠,传到许多古建筑建造或修复的项目负责人那里。活儿便一个接一个地找上了他,渐渐地马国新的工作变成了“预约制度”,而预约的“客户”都愿意为了马国新的工期等待数月时间。
他每天都是十小时工作,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为此,马国新将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言而有信也是马国新自己的坚守。在说起自己获得大家认可的时候,马国新脸上扬起灿烂的笑意。
“靠谱”的守信人背后是常年的离家漂泊。马国新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地长时间外出。“春节期间出门,到现在我才回家。”
马国新的第一个作品是麦积山前雕刻的三层重檐殿。这些年,更多雕刻的印记也留在了定西、会宁、天水等地的古建筑上。
“希望有更多青年来传承技艺”
随着岁月的流逝与侵蚀,对古建筑中受损的木质构件进行原样重制或精心修复的工作显得愈发重要。“修复比做新的要难得多,修复需要和原来的建筑整体保持一致。”
马国新说,虽然做不了特别大的事业,但是当雕刻的作品与古建筑融合起来时,也是为古建筑保护做了一些贡献。
通渭木雕技艺凭借着“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方式,一直流传至今。马国新从自己祖父手中接过雕刻刀具,在自己的手中将其继承并发扬。如今,马国新通过收徒弟的方式,将这一份匠心与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但如今,马国新忧虑的是年轻人学习技艺的热情消减。“原先有四五个徒弟,几年后,他们寻找到其他出路就不继续学习木雕了。”目前只剩下一个徒弟仍然在坚持。
他遗憾地表示:“现在的娃根本就不想学,即使用的工具比我们几十年前的好,还是不学。”
“想学就愿意教,只要有人问,我都愿意说。”马国新在谈起技艺传承时,坚定地表达着自己的态度。
建筑木雕是通渭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悠久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马国新希望有更多青年来传承这门技艺,来对通渭木雕技艺的保护与发扬,延续推动古建筑修复技艺。
(作者易奕彤、祁瑞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指导老师谭泽明、李昕昕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4-07-22甘肃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局地有雷暴或强降水
- 2024-07-22【陇拍客】临泽:夏季村晚奏响“乡村振兴曲 ”
- 2024-07-18【重走西北角】第十四届兰大新闻学子重走中国西北角定西小分队走进通渭开展采访
- 2024-07-19【重走西北角】第十四届重走中国西北角绵阳线接力采访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