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临夏

石榴花开 沁人心脾——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临夏州人民医院

2024-07-11 17:34 来源:中国甘肃网-民族日报

  原标题:石榴花开 沁人心脾——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临夏州人民医院

  本报记者 刘刚林 通讯员 祁培峡

  “我母亲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危及生命,是你们挽救了我母亲的生命,非常感谢。”4月7日,患者马某病愈出院时,她的家人为州人民医院送上了一面书有“大夏河畔州医院 医术医德美名传”的锦旗,向救护他母亲的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之情。

  患者和家属送锦旗、写感谢信,和医护人员惜别的感人场面经常出现在州人民医院。

  州人民医院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近年来,该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创造性开展“党建+创建”“创建+医疗”“创建+服务”等举措,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医院各项工作,以进步带创建、以创建促进步,结合医疗行业特点,通过强化思想铸魂、深化对口帮扶、优化便民服务、下沉优质资源等,架起了各族群众友谊桥梁,用心用情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医者仁心’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追求,医院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更进一步把这个追求升华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大爱’。”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马继诚说道。

  这是积石山县6.2级地震中的一个救治故事,也是州人民医院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

  2023年12月19日下午,刚刚在地震中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孕妇马某被紧急转入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当时宫缩极不规律,急查腰部、脑部磁共振和超声,发现颅内正常,血压、心率不稳,腰部软组织损伤。该院副院长杨发萍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主管医生马翠华和护士未光红24小时专医专护,密切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和孕妇的生命体征。

  “今天的饭菜怎么样?”“肚子舒服吗?这是我们给你买的新衣服,帮你换上”“放心,别怕,有什么事随时和我们说”……因为没有家人照料,医院安排人员每天将免费的三餐送到马某床前,用一句句温柔的话语告诉她: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关心着她。

  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杨发萍专门邀请精神卫生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我是幸运的,被送到了州人民医院,杨大夫和她的团队对我特别关心,病好了,肚子里的娃娃保住了,虽然家没了,但我不能倒下,两个娃娃我还要管哩。”临走时,马某不停地说:“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

  地震发生后,州人民医院作为医疗救治的主战场,以最快速度响应、最先救治为己任,第一时间派出紧急医疗救援队赶赴灾区一线的同时,统筹调配全院医疗资源,腾出病床,开启急诊绿色通道,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实现伤员院前、院内救治“无缝衔接”,保证伤员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救治。“在震后的400多个小时里,我院全体医护人员团结一心、日夜坚守、顽强奋战在医疗救治一线,尽职尽责、精心救治,累计接诊伤员154人,圆满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该院医务科科长史有喆说道,在整个医疗救治过程中,医院坚持生命至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始终,尽最大努力保障了灾区各族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这是一项聚焦优质服务的便民惠民举措,也是州人民医院让群众就医的“烦心事”变成“舒心事”的精彩一笔。

  “您好!需要帮助吗?”走进州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便能看到导诊台的导医们忙碌的身影。她们面带微笑,为就医的患者暖心导航,答疑解惑。藏族姑娘准个草就是其中一员。

  去年3月16日,准个草在导诊台值班时,看见一位40多岁的藏族女性患者在挂号区来回踱步,久久不见其挂号看病。见此情形,她第一时间上前了解情况,得知患者因为不会讲普通话连挂号都成了难题。于是,准个草帮助患者挂号、就诊、检查直到住院,帮助其与接诊医生沟通交流。“没人陪我来医院,自己没上过学,也不懂普通话,要不是你帮忙,我就只能回家了。”病愈出院时,这位藏族患者握着准个草的手激动地说道。

  近年来,随着州人民医院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州外的藏族患者慕名到该院就诊,其中大部分人不会讲普通话,这让他们在就诊时遇到交流难题。“这个事情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是从那时起,我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就是一定要通过努力帮助藏族患者,让更多的患者不再饱受病痛折磨。”准个草说道。

  挂号、就诊、检查……工作5年来,准个草和其他两名导医,每天耐心为前来就诊的藏族患者提供全程陪同服务,全力帮助患者破除语言交流障碍,实现有效和准确的症状描述和医嘱传达。如今,她们几名藏族导医的事迹在周边藏族群众中口口相传,很多藏族群众都知晓州人民医院有几个藏族“曼巴”。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州人民医院坚持把为民服务,提升医疗质效作为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紧盯各族群众需求,设立藏族、东乡族导医示范岗、导医台,增设便民服务点和共享轮椅、充电宝等公用设施,并探索建立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新模式,在各类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日开展义诊活动,方便大家咨询就诊。同时,积极创建老年友善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运动医学科等特色门诊,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便民利民惠民新变化。

  这是一个让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的创新模式,也是州人民医院聚力打造的民族团结进步品牌。

  医疗保障是人民身体健康的“压舱石”。州人民医院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积极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走基层系列活动、“心连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牵手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交流体验活动等的基础上,创办“红石榴志愿者”健康驿站,用心用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好事,全力守护各族群众健康。

  每周二早晨,州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扶梯旁小广场要比往常更加繁忙,一群穿着印有红石榴标志服装的医务人员穿梭于群众间,同他们沟通交流,查体、测血压血糖、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发放宣教卡片、药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用实际行动向群众传递温暖。这里就是医院“红石榴志愿者”健康驿站。

  “红石榴志愿者”健康驿站由各临床科室选派医务人员参加,开展医疗保障、帮贫扶困服务及其他志愿服务项目,先后为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防灾减灾演练等州上重大节庆、会务、考试提供医疗保障,并到各县市医院开展教学、查房、手术示教、学术研讨等活动。同时,“红石榴志愿者”经常深入乡镇卫生院、农村集市、群众中间,赠送药品、测量血糖血压、健康宣教、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各类健康问题,架起了与各族群众交往交流的“连心桥”。如今,“红石榴志愿者”健康驿站已成为该院加强政策宣传、促进业务交流、深化团结协作的平台,更是展示对外形象、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窗口。

  宣传栏、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医护人员的案头手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册子读本成为常备读物……州人民医院,正在民族团结进步的大道上健步前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