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平凉市奋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崆峒区面制品集中配送中心。
甘肃旭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车间。
甘肃医学院餐厅学生取餐场景。
平凉市“倡导文明餐桌 制止餐饮浪费”百万人倡议活动现场。
华亭市东升市场小作坊集中加工区。
灵台县职业中专食堂食品库房一角。
国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园区,静宁特色美食“李记大饼”现代化生产基地。田丽媛
静宁县配发执法车辆现场。
田丽媛 丁小凤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考量着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水平,更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市民的诚信。
近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将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作为服务发展、惠及民生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在省食药安委办、省市场监管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六个统筹”,精准施策、聚力攻坚,全面构建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统筹担当与作为 食品责任全域贯通
实现食品安全长治久安,长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是基础。
平凉市委、市政府把食品安全和食安创城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写入市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作为跟踪督办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持续充实加强食安创城工作领导小组,全流程调度部署相关工作。
省食药安委办、省市场监管局全方位指导、全流程跟进,平凉组建“一办五组”工作专班,健全完善市食安委会工作规则和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三书一函”等制度体系;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共确定包保主体24222户、包保干部3364人,包保工作覆盖率、季度督导完成率、发现问题整改率均为100%。
有序推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市、县、乡三级设立食品监管执法机构,1536个村社设立工作站;整建制完成基层食药安委办规范化建设,全方位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所规范化建设。
持续加大财力投入,争取耕地、粮食、“营养餐”补助资金11.84亿元,安排食品、农产品、粮食等保障经费6258.24万元,全过程全环节保障创建工作。
统筹安全与发展
食品产业起势见效
走进平凉市崆峒区清真肉制品集中加工区,张贴的食品安全标识十分醒目,通过玻璃能够看到各食品操作间,各类肉制品从洗肉、备料到下锅以及后厨卫生状况一目了然。
崆峒区清真肉制品集中加工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清真肉制品集中加工区。作为崆峒区平凉红牛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七大工程”之一,依托平凉伊通清真肉制品有限公司进行建设,有力推动清真肉制品小作坊由“小、散、乱”向“精、特、优”转型升级,助推打造更多“甘味”品牌。
这是平凉加快构建食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一个缩影。当地围绕“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的产业布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成高标准农田194万亩,粮食种植面积435.1万亩,产量116.8万吨;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20万亩,“三品一标”认证基地251个,有机食品基地27.2万亩。
同时,构建农副产品加工链,依托“平凉红牛”、“静宁苹果”、蔬菜、玉米、马铃薯、烧鸡等优势资源,孵化培育食品生产企业80户,总量达到220户。
在此基础上,平凉加强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平凉红牛”“静宁苹果”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获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4家企业获评“甘肃老字号”,9个产品荣获“陇上好粮油”区域公用品牌认证,52个品牌入选“甘味”农产品目录,推动发布“平凉红牛”“静宁烧鸡”“静宁大饼”等一批团体标准。
统筹治标与治本
食品治理全程管控
农贸市场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自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平凉市把严格规范农贸市场秩序管理和食品安全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和展示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着力提升农贸市场的“颜值”和“品质”,守护群众的“菜篮子”,让“烟火气”更具“文明味”。
走进崆峒区和阳路马路市场,整个市场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市民穿梭其中,摊位摆放规范,特色小吃、蔬菜水果种类丰富、应有尽有。
“我们严把‘入口关’,在商户入场时就严格查验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资质,对于已入驻商户,每天都要检查食材是否新鲜,确保群众吃得放心。”和阳路马路市场管理员说。
平凉市靶向发力,守牢安全底线,健全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全过程、无缝隙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
加强土壤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尾菜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1.72%、83%和51.25%,产地环境安全可控。
加强粮食全程监管,库存粮食质量监测覆盖率、合格率均达100%;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3个、优质原粮基地15万亩。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建成标准化、规范化屠宰企业10家。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信用监管,建立“一企一档”“一品一策”“一域一档”风险防控清单236个,开展“双交叉”“双集中”“双覆盖”规模性监督检查,动态调整安全风险和信用等级,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坚持“培育渠道、治理批发、严管配送、规范零售”的链条管理模式,紧盯食品流通链条的各个卡点,规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11个、批发企业964户、冷链库房331个、配送车辆1197辆,食品流通安全有序。
坚持“以网治网”模式,建立“日常检查为主体、专项检查为重点、飞行检查为补充”制度,强化“文明餐桌”“红黑榜单”“食安封签”“后厨直播”,对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建筑工地、宗教场所、学校食堂、小饭桌、网络订餐、集体聚餐8个领域的餐饮服务加大管控力度,全市近年来未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
统筹防范与打击
食品秩序风清气正
2023年8月,平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在专项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平凉市某商贸公司经营的一款名为“马乌力提方便冲调粉”的冲调谷物制品,宣称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压、提高睡眠质量及补肾功效。后经检验检测机构抽样检验其含有降糖类药品“格列本脲”成分。
由于此案件涉案范围广、性质恶劣、违法行为严重,为加大对此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良好震慑效果,平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请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督办。
为维护经营主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力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平凉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技术支撑建设,健全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第三方为补充的食用农产品、粮食、食品三套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
坚持效率优先,实施智慧监管工程,“平凉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囊括食品全程管控的16个模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纳入监管机构207个、种植基地728个、养殖基地1490个,开展巡查2963次,检测数据26844条;“食品安全电子追溯平台”纳入食品主体23339户,实施“智慧监管”7207户,实行“线上监管—线下整改—线上报告”的闭环监管,较好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保持高压态势,压茬开展专项治理,建立“三安联动”工作机制和行政刑事衔接机制,纵深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查办案件2186起,销毁假劣食品101吨;侦破案件9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2人,移送起诉101人,捣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窝点13处。
统筹监管与服务
食品短板加快补齐
者卫东经营的小作坊“者师炸鸡店”,成立于1997年,早前位于华亭市华粮美食城内,店面不足60平方米。2023年,炸鸡店入驻华亭市东升市场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小作坊”焕然一新,标准化的厂房明亮整洁,现代化的设备智能高效,色香美味的炸鸡深受消费者青睐。
“以前一天只能加工100个炸鸡,现在店面通过升级改造,经营环境卫生差、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我还申请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书,注册了‘者师’商标使用权,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小作坊’变成了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的企业。”者卫东自豪地说。
小作坊关乎大民生,小食品孕育大产业。平凉市将小作坊加工区建设列入十大为民实事之一,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投资、市场监管牵头、职能部门配合”的建设模式,筹资3.8亿元,建成7个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实现了产业壮大、企业增效、监管提质、环保达标综合效应。
平凉出台小餐饮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小摊点监督管理规定,狠抓农村食品市场综合治理,全力抓建“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培育示范乡镇30个、示范单位723户。实施“餐饮企业+流动餐车”模式,实行“四统一”(加工设备统一规范,食品原料统一采购,从业人员统一培训、统一管理)“三到位”(申报备案到位、派员指导到位、问题整改到位)管理机制,发展专业化服务公司178家,破解农村集体聚餐监管难题。
统筹条抓与块管
食品共治一体推进
每天午饭时间,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的食堂里熙熙攘攘,丸子、鸡腿、洋芋丝、包子……热乎乎的饭菜,荤素搭配、色味俱佳,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
“学校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先后成立了以学校、监管部门、供餐单位、学生会和家委会为成员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和膳食委员会,积极推行使用‘陇上食安’系统,严把人员健康关、采购验收关、加工制作关、售饭安全关、洗消保洁关和环境卫生关,努力做到让学生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切实提升广大师生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校长李晓亚表示。
平凉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单位、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六进活动”。尤其是2023年以来,全市中小学以校园守护行动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为主线,大力推进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市县乡一体、点线面共建”,构建全面发动、全域联动、全民行动的共治格局,制定《平凉市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制度,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大培训大提升行动,质量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覆盖率、合格率均为100%。
开展“治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行动”。从2022年开始,对全市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进行整建制、全覆盖、全业态的规范提升。
坚持“银行+保险+企业”参保模式,动员生产企业、学校食堂、商场超市、大中型餐饮单位等参加食品安全保险,全市投保1844家。
持续畅通社会公众参与渠道,聘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184名,聘请“文明餐桌义务监督员”800名,组建食品安全志愿服务队8支,组建保健食品银龄护老队26支。
实施“监管执法+公众参与+媒体公开”的执法模式,开展“随机查餐厅”131期,公布“红黑榜单”133期,发布“铁拳行动”典型案例30起;推动社会公众参与食品检测,发布“你点我检”网络投票7期,参与投票16.7万人次;市县各类媒体开设“共创食安城市·同享健康生活”专栏,立体式、多维度、全覆盖宣传推介,唱响了全民动员、全民创建、全民共享的主旋律。
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平凉将以担当精神和严实作风,知重负重、攻坚克难,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全力打造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食安平凉”名片。
- 2024-07-08第16届全国埋线疗法经验交流大会在宕昌召开
- 2024-07-08“阳光存折”让幸福满格——景泰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2024-07-04嘉峪关打造社区警务管理服务新模式
- 2024-07-04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金昌市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