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渐绿“寻宝”忙
荒漠边缘,绿意蔓延。从空中俯瞰,行列分明的沙葱整齐划一,把大地染成一块块绿色。
沙漠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蕴含着众多“宝藏”。科研人员不断进行科研攻关,帮助长期遭受沙害困扰的地区恢复生态环境,探索出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路径。
寻找人与沙漠共处之道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荒漠化和沙化面积约占县域面积九成。
在民勤扎根60余年,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一直努力寻找人与沙漠共处之道。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的观测、分析和研究,科研人员陆续发现了一批适宜民勤等沙区气候的沙生植物。其中,野生沙葱不但固沙作用明显,食用价值也很高。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严子柱长期关注野生沙葱的人工丰产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他介绍,很多年以前,野生沙葱曾是沙区群众的救命菜和越冬菜,但由于滥采滥挖,导致其数量锐减。
从1999年开始,严子柱团队聚焦野生沙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科研人员不仅对民勤县境内的野生沙葱资源进行了调查,还收集了野生植株和种子,并用分根移栽和种子播种的方法,做了系列驯化栽培实验,终于掌握了沙葱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和田间管理措施,解决了沙葱人工丰产栽培技术难题。
“培育沙葱产业,可帮助民勤调整沙区产业结构,发展节水生态产业,恢复生态环境。”严子柱说。
沙窝里挖出“金蛋蛋”
“过去,沙地产出少,收入低。如今,一亩地成了万元田。”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农民叶长炼说,严子柱等人不仅手把手地教他栽培,还为他提供了温室反季节沙葱种植技术,给收入上了“双保险”。
有了“好教练”支持,叶长炼成了当地知名的“沙葱大王”,其合作社种植的沙葱已销往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区,带动了上百名群众增收。
目前,民勤县的沙葱种植产业已扩大到14个镇,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销售量5万多吨,年产值超两亿元。
这是航拍的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农户在沙葱田里劳动的场景。(新华社记者 郭刚摄)
过去,沙海旁的人们怕沙。如今,他们改变观念,“拥抱”大漠,变沙为宝,从沙漠里挖出“金蛋蛋”。
从职业程序员到投身沙海,返回家乡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创业的贾其煜说起自己的故事时,总会十分自豪地掏出两张相隔几年的卫星对比图感叹:“我和职工们耕耘的这片林场,已经向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挺进了十几公里。”
2008年,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临泽县开展林权改革试点工作,就林权流转、林下经济发展等为创业者提供优惠政策,吸引贾其煜向沙漠“进军”。从刚开始流转9000多亩林地,到如今种植5万余亩梭梭林,并嫁接经济作物肉苁蓉,年销售收入达70万元,对他来说,“绿染”家园,不再是梦。
甘肃多个沙区尝试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沙生植物,激活沙漠经济效益。截至“十三五”末,甘肃沙产业累计产值达896亿元,发展沙产业企业、基地1000多家,涉沙农民合作社2000多家。
“宝藏”开发,没有终点
近年来,来自甘肃的科研人员和一些企业自主研发了多项防沙治沙新技术,不断探索“人沙和谐”,在沙海“寻宝”。
沙区的“宝藏”开发,只有开始,没有终点。在宁夏,沙漠旅游不断突破沙漠边缘,向沙漠腹地探索,为沙产业发展增加附加值。在陕西,科研人员在毛乌素沙地的沙丘背风坡,尝试种植树莓、酿酒葡萄等,有望在撬动沙区生态经济的同时,建起毛乌素沙地植物基因库。
我国利用科技治沙成功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让受沙化困扰的地区驶入“治沙+致富”的“快车道”,也为全球防沙治沙交出了“中国答卷”。
据了解,2016年以来,约旦、尼日利亚、博茨瓦纳、埃及等26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先后来到甘肃参加防沙治沙国际交流活动,学习防沙治沙的“中国方案”。(半月谈记者:程楠)
- 2024-06-22“陇台经贸文化交流月”开幕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 2024-06-22甘肃通渭:签约资金总额101.76亿元!招商“良方”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强筋壮骨”
- 2024-06-21万千气象看甘肃|追寻红色印记感受“南梁精神”
- 2024-06-21万千气象看甘肃 |“三羊开泰”促振兴 环州宋塔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