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马金娥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为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小农户扩大农业生产、释放农业劳动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有效路径。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有重要意义,是我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近年来,我省加强引导推动,经过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不同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推动了农业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以集体经济为抓手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集体经济是搞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具有资金、人力、组织等优势。一是集体经济组织在不改变农民耕地权属关系的前提下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降低交易费用,包括农民作为土地承包人与经营者之间的交易费用,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等;二是集体经济推动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后有利于推广商业化农业保险,改变长期以来由于小农生产与农业保险交易费用比较高的状况,其交易费用将大幅度降低,促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三是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动和发展,打破行政村限制,实现多个村联合生产,促进资源、信息和技术的流通。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以契约为基础规范农业社会化服务。契约是规范社会化服务市场的主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规范化、正式化、有序化。要根据我省农业生产特性,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契约制度,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增强农户风险意识。一是按照市场化原则构建两者之间独立、平等的契约关系,宣传普及契约意识和契约精神,提高农户和社会化组织双方签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行业服务标准和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走向契约化、制度化;三是由村委会、中介组织明确规定农户与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的权力、利益分配机制和违约责任,让社会化服务成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无缝对接的中坚力量;四是打通和完善农业三产融合的关键点,壮大产业发展规模,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形成资源互惠、风险共担、协作共赢的利益分配和链接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以政策为引导激励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提升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断完善。一是对于新成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给予政策补贴;二是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联合育人机制,发挥“科技小院”的功能,重点培养热爱“三农”事业、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好的青年人才,优化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及后备力量的储备;三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开展市场化服务、整合资源、提升科技服务,带动更多小农户接触新技术、融入新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以农业产业为核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打破小农经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提升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农业产业为核心发展社会化服务,一是有利于推动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的发展,为我省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可行路径。二是将耕、种、管、防、收等主要环节托管给经济组织,有利于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安心外出务工或进城经商,减少耕地撂荒,这样既解决了农民后顾之忧,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三是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全产业链中整体推进,搭建多维度、多领域、多元化、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四是有利于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一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不断形成农业产业链各主体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其他主体协同融合发展。五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解决优势产业无特色、特色产业无优势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因此要聚焦农业生产薄弱环节和以服务小农户为重点,按照引导、推动、扶持、服务的思路,大力培育服务主体,积极创新服务机制,着力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推进资源整合,逐步完善支持政策,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绿色化。
作者为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2024-06-18以赛事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 2024-06-18提升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力
- 2024-06-18聚力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 2024-06-18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