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宕昌:文旅融合民宿旅游别样“红”

2024-06-14 16:5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美丽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夏日的宕昌县贾河乡,小桥流水,屋舍俨然,鸟语花香,游人如织。

  走进滩子牧场,脚下是辽阔的绿海,头顶是无垠的蓝天。油菜花田与草场相互间错,似一片五彩斑斓的魔毯。在大堡子乡村振兴示范村,避暑营地生态农家乐坐落于树林之中,环境优美,成为游客游玩打卡的好去处。一座座路营凉亭错落有致分布,与花桥、田园、山水、步道、鲜花、民居相互映衬,构成独特的乡村旅游场景。

  “粽叶飘香端午节,我听说这里有个开营仪式——哈达铺老战士艺术团表演节目,和朋友一起过来。看演出、赏风景、吃美食、品文化、拍抖音,很适合生态民宿旅游,武都游客郭先生说。

  来到大堡子新农村,景区内各种游乐设施一应俱全,做游戏、赏美景,欢声笑语弥漫其中,仿佛进入了一座民风淳朴的田园驿站,引来好多城区周边市民、游客避暑游玩。

  打秋千、跳奔床, 孩子们玩儿得开心,亲身体会农耕文化、感知劳动之乐、自然之美。大人们也能坐下来发发呆、暂时放空,泡一杯绿茶落座聊天,主打的就是一个松弛感。

  谁能想到,从前的大堡子村是另一番样子。“眼前这个生态民俗农家乐,以前是村民们堆积垃圾的地方,村里人都管这里叫破河沟子。周围的树木落叶堆积,平时根本没人来。”村干部告诉记者。直到去年,乡上采用村办合作社联农带动方式将这里开辟成露营地,网红打卡、增加村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深化文旅融合添活力乡村振兴更“有底蕴”。何家堡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鼓励引导群众利用美丽滩子大草原,民俗文化村,发展休闲娱乐、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产业,大力挖掘培育以“中药材、山野菜、罐罐茶、土火锅”为代表且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创新推出银杏元素文创产品,着力构建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到咱们贾河新农村、滩子草原来转一转,发现感觉咱们贾河这几年旅游设施变化特别大,尤其是咱们贾河的这个气候,公交方便、茶饭顺口,是夏天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游客女士说。

  乡村民俗业态的兴起将成为产业兴旺发展的又一亮点。对于一些缺少特色产业发展的乡村,发展乡村民俗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优先之路。贾河乡党委书记沈童介绍:“这几年,县乡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民俗文化村建设,我们紧紧抓住县城郊区‘旅游饭’做文章,依托红色圣地哈达铺、官鹅沟大景区,串点成线,互促发展,构建了地域特色鲜明、承载乡村价值、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连接紧密的产业链条,将独有的资源优势有效放大,推动产业转型,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通讯员 刘国庆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