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华亭:发展大棚经济 蹚出致富之路

2024-06-14 16:57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仲夏时节,华亭市山寨乡东街村蔬菜基地,一座座大棚里,黄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随风摇曳、长势喜人。

  “这几年,蔬菜种植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正在蔬菜基地忙碌的东街村党支部书记马丽萍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过去,村民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缺乏规模和技术优势,规模上不去,效益也不高。如今,搭起了菜棚,建起了基地,规模扩大了,品质上去了,效益也水涨船高。”

  据悉,近年来,山寨乡坚持把废弃苗木腾退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公司化改革为抓手,按照“土地盘活、改革赋能、产业壮大、集体增收、农民受益”的思路,通过“村企联建、村村联动、社群连带”,将企业、村社、群众融入蔬菜产业链,蔬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乡上按照‘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对340座蔬菜大棚由8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企业认领,进行订单种植。”山寨乡人大主席程堂介绍说,“这现年,蔬菜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引领和带动村民在基地务工,实现了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增收致富。”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同时,山寨乡按照“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和美乡村建设要求,在实施东街村500亩蔬菜基地基础上,整理四小园40座,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引导东街村安庄社、小庄社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利用群房前屋后空地,搭建小型拱棚66座1800平米,种植大棚蔬菜,由合作社统一收购,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蔬菜产业已成为村子的支柱产业,在增加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更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实实在在的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马丽萍说,“现在,蔬菜基地周边的群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蔬菜基地务工,既能照顾家里,还能增加收入。”

  “去年到今年,一直在这里干活,在管护蔬菜的同时,还学到了不少的种植技术。”在基地务工的东街村村民尹红霞说,“在家门口“打工”,心里踏实。”

  如今,在山寨乡,大棚蔬菜“棚”勃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同样,在山寨乡西街村700亩果蔬种植基地,一座座淡蓝色的大棚整齐划一,很是抢眼,一株株嫩绿绿的西瓜苗叶青紧簇、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为百姓们带来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去年,我们村的大棚西瓜喜获丰收,卖出了好价钱,村民们热情高涨,今年村上考虑继续把西瓜种植作为推动群众增收的富民产业,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西街村党支部书记王宏斌说。

  西瓜香,日子甜。近年来,山寨乡抢抓果蔬基地建设的良好机遇,采取“党组织+”的发展模式,先后搭建蔬菜大棚1200余座,大力发展麒麟西瓜、贝贝南瓜等果蔬种植,蹚出了一条村集体经发展的新路子。

  通讯员 张小兵 辛红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