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生态文明看甘肃

庆阳∶“八大行动”绘就生态新画卷

2024-06-14 08:44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作为黄河流域陇东黄土高原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庆阳市坚定不移地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水土保持、国土绿化等“八大行动”,在坚守生态环保底线的同时,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书写了美丽庆阳建设的崭新篇章。

  幸福河变身富民之源

  6月的庆阳,青山巍巍,绿水悠悠。开窗见彩,繁花盛景。

  在“2024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来到了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站在连心桥上远眺,只见蜿蜒的蒲河与两岸的绿树、农田、窑洞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蒲河曾是西峰区的第二大河流,昔日河水浑浊,污染严重,无法用于灌溉,两岸更是光秃秃一片。”西峰区水务局副局长原永杰回忆道。然而,经过水污染防治的攻坚行动,蒲河毛寺村段焕然一新。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实现了生产、生活污水的全面收集与处理。目前,水质断面达标率已达100%,现状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

  近年来,西峰区以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为目标,紧盯“再造一个子午岭”的宏伟蓝图,将植树造林作为水源保护和流域治理的基石。先后栽植香花槐、金叶复叶槭等景观绿化苗木6000余株,河岸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至90%以上。

  “以前过河无桥,行路艰难,生活困苦。”村民毛腾杰感慨万分,“如今水清山绿,游客如织。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生活越过越红火。”毛腾杰亲眼见证了美丽河湖建设的丰硕成果,村里的甜瓜、西瓜、辣椒、西红柿等农产品因品质上乘而广受欢迎。

  水资源的改善带动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毛寺村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农耕文化,大力发展水旅融合产业,成功盘活了“水经济”。通过建设龙栖谷冰窟、乡愁记忆馆、龙泉古井等旅游景点,并打造百亩设施瓜菜示范基地,毛寺村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走出了一条以水为媒、以水赋能、以水生金的乡村振兴新道路。

  废资源转化成绿资源

  走进庆阳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综合反应塔和袋式除尘器在高效运转,但令人惊讶的是,这里几乎闻不到一丝垃圾的腐臭味。

  “我们是庆阳市目前唯一一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庆阳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叶红侠介绍道,“我们的电厂每年能够处理生活垃圾高达43.8万吨,同时产生16400万千瓦时的电量,为西峰区、庆城县等7个县(区)提供清洁能源。”

  随着庆阳市城乡发展的加速,生产生活垃圾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并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西峰区积极引进庆阳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该项目成功将令人头疼的垃圾转化为宝贵的资源,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难题,还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

  该公司还采用先进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确保达到生产用水标准后全部用于绿化和洒水降尘。炉渣则被第三方企业回收再利用或制成环保砖。飞灰经过严格检测后,被安全地送往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通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我们成功实现了对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叶红侠说,“这不仅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还杜绝了二次污染,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力推动“生态+红色旅游”产业

  初夏的南梁,林海茫茫,郁郁葱葱。爬上山头俯瞰四周,只见深绿浅绿铺满沟壑山梁,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生态画卷。

  “规划建设中,我们注重将南梁红色景区的提升与小城镇建设相融合,力求打造一处山清水秀的红色圣地。”华池县南梁镇党委书记张建政说,“通过科学规划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我们以最大程度保留原生态之美。”

  华池县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也探索了“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红绿结合”的“两山”理论转化新路径。

  “近年来,华池县大力推动‘生态+红色旅游’‘生态+绿色工业’‘生态+经济林业’‘生态+循环农业’四大产业,在绿色产业上求实效,努力建设生活富裕的红色圣地。”张建政说。

  张建政介绍,华池县以南梁镇为中心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以红色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到77%。该县还大力挖掘风、光可再生资源,围绕“多源互补”,积极打造风电、光伏、储能清洁能源基地,建成全省大型风光电和装备制造基地。

  华池县深入发掘沙棘“经济+生态+社会”三效合一功能,实施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暨高质量发展华池火焰沟片区沙棘产业园项目,吸纳了500多名群众务工就业,人均增收4000多元,推进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行动、“一村万树”等工程,完成人工造林96.4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32.38%,压减水土流失率2个百分点。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