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聚兰 共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
6月12日,“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沙漠》创刊40年学术研讨会”在兰召开。大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荒漠化防治和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总结和交流相关研究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位院士应邀作主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133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800余人参会。
此次研讨会以“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为主题,由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防沙新材料专业委员会、三北工程研究院共同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支持,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和《中国沙漠》编辑部共同承办。大会邀请到丁一汇、姚檀栋、侯立安、郑晓静、康绍忠、陈发虎、黄建平、冯起、方小敏和朱教君10位院士作主题报告,王涛、李新荣、杨小平、董治宝、陈亚宁、鹿化煜、屈建军和杨文斌8位专家作大会报告。此外,大会还组织了14个分论坛的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深入探讨了荒漠化地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荒漠生态修复与治理、全球气候变化对西北暖湿化趋势的影响等前沿问题。
省科协主要领导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就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此次研讨会探讨的不只是沙漠科学的发展,更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三北”工程建设,如何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研究,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原甘肃省副省长刘恕,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永刚等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发表了贺词。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在致辞中提出,中国地理学会在荒漠化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后学会将继续引领实践,推动事业发展,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斌表示,该会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推动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沙漠》创刊40周年庆祝和表彰活动,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该刊在推动我国沙漠科学发展方面所作的突出贡献。《中国沙漠》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我国荒漠化综合防治的交流与发展,为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为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研究,共同寻找服务于“三北”等生态工程的解决方案,不断筑牢祖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
院士“点金”
丁一汇:
近50年西北降水量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西北暖湿化趋势”报告中指出:1.西北暖湿化是人类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西北总降水中,近50年西北降水量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的增加由内循环加强和外循环及外来水汽输送增加共同作用,但外循环降水增加的贡献更为显著。外循环降水增加对年总降水量增加的贡献达75%,内循环降水对年总降水量增加的贡献约为25%。2.西北夏季降水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初开始发生了由少到多的年代际转变,这种增加主要是由于东边界水汽异常输入的结果,偏东风水汽输送异常已成为近30年影响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异常输送带。3.研究表明,降水和水汽输送路径的年代际转变与北大西洋和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的年代际增暖有关。印度洋—西太暖池增暖减弱了海陆热力梯度,东亚经向环流减弱,导致偏南的亚洲夏季风水汽输送显著减少。4.印度洋—西太暖池增暖和西太平洋增暖都可以激发出贝加尔湖和阿留申群岛低空产生反气旋环流异常,日本上空产生气旋环流异常,这样的波列使得中国东部被异常的偏北气流控制,西北地区为偏东风气流,从而使得北冰洋和北太平洋的两支水汽输送到我国西北地区,并辐合上升,有利于西北降水的形成。5.西北暖湿化与大西洋海温的年代际变化密切相关,并通过大西洋—亚洲—太平洋遥相关影响西北的降水。
侯立安:
城市扩绿增汇进展显著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在“‘双碳’视域下荒漠扩绿增长与降碳减污协同方略”中提到,我国的荒漠治理与国土绿化在持续推进。2023年,全国批复19个省级防沙治沙规划,续建5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180.5万公顷,全年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完成种草改良437.9万公顷。2023年,甘肃省完成国土绿化1343.06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98.13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6.9万亩,完成天然林保护修复5974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6.15万亩。他同时表示,城市扩绿增汇进展显著。以兰州市为例,自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举全市之力持续巩固和提升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成果。截至2022年,兰州市城市绿地面积8681.39公顷,绿化覆盖率42.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2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6.2%。
陈发虎:
暖湿化气候主导亚洲中部干旱区咸海以外水体的整体增加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在“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与地表景观响应”报告中提出,此前对该区域地表水变化的认识受到咸海萎缩的干扰,暖湿化气候主导了该区域除咸海以外水体的整体增加趋势;区域内水体和植被变化呈现“三阶段”模式,2008年以来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持续变绿;水体和植被变化同步,也与降水和AI变化一致,呼应了近年来“西风模态”表征的气候暖湿化观点。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 实习生 刘弘婧
- 2024-06-1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甘肃省治理水土流失成效显著
- 2024-06-13民勤:因地制宜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 2024-06-13甘肃固废生态环保监管系统改造项目试运行
- 2024-06-13甘青蒙检察机关联合开展黑河流域生态环保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