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临泽:让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2024-05-22 16:58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临泽县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做好供水保障文章,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清洁、卫生的“幸福水”润泽临泽群众。

  夏日的上午,鸭暖镇屯泉小镇居民柳兆军顶着烈日回到家中,打开茶吧机,甘甜清冽的自来水哗啦啦涌出,烧开一壶,泡上一杯清茶,淡黄色的茶汤瞬间消解了酷暑的炎热。

  “现在经过自来水改造,确实水质提升太多,以前烧水壶里水垢太多,现在水壶里很清澈,烧出来的水尤其是泡茶,红就是红,绿就是绿,茶比较清澈好喝。”喝着甘甜的茶水,屯泉小镇居民柳兆军高兴地为记者介绍道。

  打开水龙头便流出源源不断的清水,这背后,是一张覆盖全域、城乡一体、多源互补、丰枯互济的城乡供水现代水网。临泽县地处祁连山北麓、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常年降雨量少,自古以来就是干旱缺水之地。2000年以来,临泽县通过实施人畜饮水、人饮解困、氟病改水等项目,建成农村供水工程40多处,解决了农村群众的吃水难题。2020年开始,该县聚焦供水不稳定、水质不达标等影响着农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点问题,筹划建设大水网,采取建大并小、管网延伸、扩容改造等措施,投资2.96亿元实施农村人饮巩固提升工程12项,将原有40多处分散供水工程改建成7处“千吨万人”集中供水水厂,改造供水管网160公里,打造了“水源互通、管网相连、调控自如”的大水网,规模化供水率达96%以上,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达100%。

  水量稳、水质优,优质的自来水服务并非“自来”。瞬时流量分析、出厂水质分析……在临泽县双泉湖水厂的中控室,各项指标在不停地跳动,智能化管理平台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水流经过反冲泵房、清水池、消毒池等一道道环节,成为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优质水源,送入千家万户。

  “水质检测是最重要的一环,你看我们的日检九项就是能够最直观地最全面地反映当天所供水量是否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所以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好日检九项的关,把水能安全放心地供到居民生活中。”临泽县双泉湖水厂化验员张亚荣一边熟练地做着检测,一边为记者介绍着检测流程。

  水质是供水安全的生命线。临泽县按照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要求,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率先在全省建成42项指标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日检九项”化验室7处,规范开展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监测。在此基础上,临泽县按照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甘肃省水利工程划界标准》等相关要求,全面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科学划定水源地一级保护区60多公顷、二级保护区3400公顷,设立保护标志牌、警示牌120多块,有效保障了水源地安全。

  在保证供水稳定、水质优良的同时,临泽县着手建立“互联网+供水服务”融合机制,采用全自动无线远程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各水厂水量、水质、水压等情况,并积极向用水户推广安装物联网智能水表,通过智能抄表完成水表流量信息终端采集,搭建线上便捷缴费平台,构建了人饮水费“线下+线上”的双重缴费模式,群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知晓用水的相关信息并缴纳水费,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优质服务。

  “以前一到旅游旺季,游客数量成倍增长,有时候太忙了,忘了缴费,一时间欠费供不上水,游客着急,自己也着急,现在我们手机上随时可以缴费,再不用打电话找水站,节省了很多时间。”倪家营镇南台村祥豪假日宾馆负责人乔克生说道。

  城乡居民同用“一缸水”、同饮“一网水”,水量大幅增加,水质普遍达标。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临泽县饮水工程迈上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的良性发展轨道,逐步满足了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美好向往,让全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讯员 汪永凡 郑安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