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一部旷古烁今的著作——历史长篇小说《蔡文姬》创作者任经钊背后的故事

2024-05-21 09:58 来源:陇东报

  原标题: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一部旷古烁今的著作——历史长篇小说《蔡文姬》创作者任经钊背后的故事

  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蔡文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才女的代表性人物,创作有脍炙人口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郭沫若围绕“文姬归汉”的历史事件创作的话剧《蔡文姬》,让蔡文姬德才兼备、重情义、敢于担当的美丽形象深入人心。

  我市正宁籍作家任经钊从2010年开始,历时10余年,将一代才女蔡文姬为人女命不由人、为人妇爱不由衷、为人母身不由己的悲惨经历与无奈人生,用笔触重新刻画,使有血有肉的蔡文姬跃然纸上。这部长达60余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蔡文姬》分为上下两部,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获甘肃省第八届黄河文学奖,第三十二届“东丽杯”梁斌小说奖,并入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弱女琴声 家国梦碎

  一代才女蔡文姬的命运是多舛的,任经钊的作品《蔡文姬》的上部《弱女琴声》描写了东汉末年汉室国运中衰,战乱频仍,蔡家虽为权贵,但是朝内风云迭起,权臣当道,官宦士大夫人人自危,拥有满腔经世热情的蔡邕因一时不慎,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全家被贬至朔方。年幼的蔡文姬随父流亡吴会,后遇特赦,重回中原,父辈再入仕途,她也嫁入望族,身有所托。然而,这种平静被羌胡兵的一场洗劫打碎,蔡文姬被掳掠为奴,生死未卜,母亲赵氏救女不成,悲不自胜,愤然跳井;父亲蔡邕因对董卓怀有恻隐,惹祸上身,含冤而死。被劫掠的蔡文姬最终俘入匈奴,从名儒之后沦为奴婢。

  《蔡文姬》的下部《家国碎梦》讲述了蔡文姬俘入匈奴后,以琴抒怀,西部匈奴右谷蠡王闻琴识人,请求其为王廷塾师,为匈奴贵族子弟教授汉字。经过痛苦地思想斗争,蔡文姬决定放下“国仇家恨”,教授匈奴人汉文化,并尝试用草原特有的植物造出纸张,为西部匈奴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羌人、鲜卑人、匈奴人与汉人争夺盐池,右谷蠡王被俘,蔡文姬亲自挂帅,说服汉将高干,汉匈联合夺回盐池,救出了右谷蠡王,其俘入匈奴一事也随之传入汉朝。丞相曹操因与蔡文姬父亲交情甚笃,重金将其赎回。蔡文姬辞夫别子,返回中原,再嫁董祀,并在兰台替父续修汉志。曹操去世后,蔡文姬携琴归隐,与竹林七贤临风抚琴,率性终老。

  在书中,任经钊把蔡文姬写成了一位拥有独立人格、悲而不堕的知识女性,尤其温情地关照了她超越时代的自我意识。同时,浓郁的人情味、烟火气、家国情,既是对蔡文姬最本真的文学还原,又显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最大尊重。

  十年辛苦 献礼文坛

  任经钊的家乡在正宁县榆林子镇习仵村,他生于1957年,曾先后在玉门市委政策研究室、甘肃省医药进出口公司等单位任职。

  提到《蔡文姬》一书的创作起因,任经钊告诉记者,这和他在玉门市8年的工作经历密不可分。玉门市地域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每天夜间,忙完工作后,任经钊便坐在办公室听着玉门的风,感受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寥。“闲来无事,我就会翻阅一些历史书籍,在看到蔡文姬的资料时,我想到她身入匈奴时那种不适应和悲寂,开始查阅一些资料,发现可挖掘的地方很多。”任经钊说。

  就这样,任经钊开始阅读大量书籍,包括《后汉书》《三国志》《东汉会要》《全后汉文》《匈奴史》以及《考古》《历史研究》等。他一边阅读,一边将有用的资料摘录打印,书房里打印出来的资料累积了1米多高。

  此外,为了在情感上更贴近人物角色,任经钊还前往蔡文姬的出生地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草原,追寻蔡文姬的生活轨迹。任经钊回忆道:“那是一个秋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又一次触发了我的情感,我觉得那时与蔡文姬的灵魂相遇了,我仿佛看到她那瘦弱的身躯背对着夕阳,用悲凄的、无助的目光遥望着中原的大汉家国。同时,我真正地理解了她在朔方边域如何同匈奴人一起生活,生儿育女,如何融入,进行精神上的嬗变,这需要何等的精神力量去支撑和忍受。”这是任经钊在情感上离蔡文姬最近的一次。

  也正是这样的文学积淀和情感力量,让任经钊于2018年和2020年分别完成了小说《蔡文姬》的上下两部。十年辛苦,献礼文坛,作家、诗人陈昊认为,《蔡文姬》是近年来甘肃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成果,也是甘肃文艺界的重大收获,标志着西部小说艺术的健康生长,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这也奠定了任经钊先生在西部长篇小说创作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历史高度。

  心中天地 笔下风云

  近日,在正宁县榆林子镇习仵村,记者见到了任经钊,他皓首银发,目光如炬,谈起创作的过程和蔡文姬的生平事迹,他娓娓道来。

  任经钊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但他的叔父学识渊博,家中有很多藏书,任经钊从小博览群书,并爱好文学。从家乡走出后,他在企业工作过,因企业收入缩减,为养家糊口也曾在外兼职,但从未停止素材积累和创作。

  回忆起这次长篇小说的创作,任经钊认为,这是一次全身心的虔诚奉献,更是一次艰苦卓绝、历经冰火的精神漫行,但他认为:“为民族著书撰文、记录人民群众气象万千的生活图谱与内心世界,成为这样一个写作者是值得的。”

  陇东学院教授、诗人、著名文学评论家李致博认为,《蔡文姬》的每一章都可独自成戏,串联起来剧情完整。小说塑造的历史人物,形象丰满、生动鲜活。每个人物都承载着历史的重负,投射着历史的背影,又能与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相融合。有些细节感人至深,扣人心弦,小说的成色相当好,艺术上也很成熟。特别是在极其有限的资料中,作者既条分缕析地勾勒出蔡文姬清晰的人生轨迹,又以辩证史观的方法来处理汉匈关系,让人钦佩。

  谈到今后的创作之路,任经钊说,立足现实,深耕时代,源头取水,吐哺人民,在时代的怀抱中、扎根现实的沃土,这是成为优秀小说家的基本前提。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