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大梁上
李新立
山梁的道路都有些相似。在雷大梁上,绕来绕去,感觉像总在重复来路。
雷大梁是静宁县南部最高的山峰,是县里苹果的主产区之一。
这次我到来时,苹果已经采摘过了。隐藏在大地深处的是洋芋,迎风站立着的是玉米。
洋芋蔓倒伏在地上,泛着凝重的青光,护佑着埋在土中的果实。它们和铺在山野里野草的色泽浑然天成。我们谁不敬畏养育我们的口粮呢。这里的洋芋淀粉足、个头大,它们通过四通八达的道路,和苹果一样送到了大城市的超市。
玉米是近些年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知道那些稠密种植在土地上的玉米,它们名称叫做“饲草”,专门供应发展起来的肉牛养殖。那些按照行距严格种植的,才能产出颗粒丰足的棒子。一路沿雷大梁走来,饲草玉米缠山绕梁,而行距规整的玉米,尽悉种植在连片、平整的土地上。
掰玉米的人不多,但还是碰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停放在地埂边,车厢的沿子上,摆着露着镶满金黄的玉米。我喊了一声,从农用三轮车后面站起来一位大哥,大哥又喊了一声,从玉米地里走出一位小伙子,手里还捧着几只玉米棒。小伙子戴着顶黄色遮阳帽,一笑,灿烂得像地埂边的野菊花。
小伙子叫李龙龙,大哥是李龙龙的父亲。他们父子的话不多,问一句答一句。聊天中知道,他们家在雷大镇下面的仁大镇,开着农用三轮车走的话,至少也得跑上两个小时。
“挺远的”,我说。
李龙龙说,他是园艺果树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曾在一家果树研究所就业,工作不错,收入也行,可他还是回到老家。他在自家的果园里种下了一行行苹果苗。“一样是种苹果,在哪里不是种呢?何况是在老家的土地上”,李龙龙说。
李龙龙的回来,或许让一些人难以理解。但他的父亲对儿子的选择有信心。他指着地埂下的土地说,刚开始,就对娃娃的事情支持着哩。现在的政策好,我们在雷大梁上流转500亩地,买了翻耕机,没日没夜地翻耕,这才有了能长庄稼的土地。
此刻,阳光照耀。李龙龙看着远处,他身边的这块土地,成行的玉米士兵一样挺立着,他和父亲一起翻耕、下种、覆膜,盯着它们发芽、拔节、抽穗、成熟……土地不哄人,有劳作,必有回报。
李龙龙朝山梁上比划了一下。这里,那里,是一片玉米地……
在玉米地头,长了三两棵柳树,柳树的下面,正是一簇簇野菊花。这让单色调的玉米地色彩丰富了许多。可能没有见过山野的人会在惊讶之后迅速掏出手机拍照,而经常走进田间地头的人不会。当然,我是拍照了,拍的是停放在地头的一辆拖拉机。拖拉机用遮阳网苫着。李龙龙说,这辆拖拉机很辛苦,除了耕地,还要播种。
李龙龙说,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那辆农用三轮车,它不单运输化肥、地膜、果实,还是他们父子从雷大梁返回仁大镇老家的主要交通工具。为了侍弄农田,他们父子经常很晚才回家。走夜路,他们不怕,怕的是山梁上的野物——从开始播种到秋收,总有拖家带口的野猪,跑进玉米地肆无忌惮地毁坏。这叫我想起写给他的一首小诗的结尾:
和野猪对峙,时间长了
黑夜习惯了也接纳了龙龙
龙龙也就成了着铠甲、带光明的人
我相信,李龙龙必定会成为着铠甲、带光明的人。
- 2024-05-14博物馆里品西固
- 2024-05-13【甘快看】峭壁上的石窟守护人
- 2024-05-13【文化中国行】畅游鲁土司衙门 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 2024-05-13天水:赓续始祖伏羲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