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医卫

兰州:政策加力 群众看病负担轻

2024-04-15 08:54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政策加力 群众看病负担轻

  医疗保障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守护健康的屏障,增强了家庭抵御疾病带来的风险。同时,它也是医改工作的指挥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为我们整个生命周期构筑了一张“安全网”。

  近年来,兰州市不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出台了一揽子提升参保人医保待遇的利好政策,通过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提升服务,增强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协调性,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作出“四个优化”

  吴大爷夫妇俩是城关区居民,他们都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家里的写字台上摆着的药盒加起来一共九种,费用每月上千元。看着花花绿绿的药盒,老两口很是发愁。他们的情况并非孤例,许多慢性疾病患者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去年8月的一天,当吴大爷夫妇俩再次前往社区医院看病时,医保窗口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为了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政府已经出台了新的政策,提高了“两病”待遇标准,“将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民营定点医疗机构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统筹报销比例由50%上调至70%,并且执行不超过12周用药量的长期处方服务。”夫妇俩听闻这个消息,感到十分高兴,因为以后不但买药便宜了,自己去大医院和民营医院看病、开药时也可享受同样的报销标准。

  市医保中心城乡居民待遇结算科科长阎谨告诉记者:“提高‘两病’待遇标准,减轻用药负担,不仅是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更是对社会公平的体现。只有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医疗保障和服务,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

  在医保领域里,把高血压和糖尿病并称为“两病”。目前,这两种疾病已成为我国常见慢性病,给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的同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从去年8月1日起,我市提高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水平。为扩大城乡居民“两病”政策受益面,拓展医保便民服务能力,市医保局针对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进行了四个方面调整优化。

  简化申办流程,实现批量准入。已录入卫生健康部门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参保居民不需再单独办理资格认定手续,由医保部门批量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并直接享受待遇。

  提高待遇标准,减轻用药负担。将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政策范围内统筹报销比例由原来的50%提高至70%,进一步减轻了参保群众医疗费用支出负担,增强了政策吸引力和惠民性。

  扩大服务范围,适应人口流动。全面放开“两病”门诊购药定点限制,开通全市所有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和民营定点医疗机构“两病”门诊用药结算功能,参保居民在市域内任何一家开通“两病”门诊结算功能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均可取药报销。

  执行长期处方,降低就医成本。对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参保居民,经评估治疗方案明确、病情稳定、需长期服用处方药的,可单次享受不超过12周的长期处方报销待遇,降低“两病”患者挂号就医频次、就医出行成本和其他非必要的个人自费医疗费用开支。

  “三大调标”提升城乡居民医保获得感

  今年57岁的黄大叔是七里河区西果园镇南站社区居民,家中有4口人,为城市低保对象。“记不清哪天了,我发现下肢畏寒、发凉,因为不痛不痒,就没放在心上。一次跟朋友们聊天,他们提醒我‘还是去检查一下’。”检查结果出来了,黄大叔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坏疽、腹主动脉溃疡、髋动脉夹层、髋动脉狭窄等疾病。看着一大串闻所未闻的病名,一向大大咧咧的黄大叔慌了神。医生告诉他做个手术就没事了。得多少钱?家里本来经济就困难,日子过得很紧巴,这真是雪上加霜……

  家人对黄大叔说:“不要愁,咱们不是买了医保吗,应该可以报一部分的。”对呀,咱有医保!可大叔心里还是有顾虑:能给报销多少呢?

  2023年12月的一天,黄大叔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因拖延时间长,病情较严重,总共花费了170360.05元。当听说这个天文数字时,黄大叔感觉天都要塌了。可是幸福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在办理出院时,大叔的爱人拿着出院材料对他说:“你看看,医保给我们报了多少,14万多呀,咱自己就出两万五!”“这是报销过了吗?让我看看。”“那当然,现在都是出院时就结算,方便得很。”接过爱人递过来的账单,看着上面的数字,黄大叔眼眶一热,鼻子发起酸来。

  这样的医保故事还有很多。对于普通城乡居民来说,一份医保就是一份沉甸甸的健康保障。

  提高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参保城乡居民在不同类别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在统筹基金支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部分住院报销比例统一上调5%。

  提高住院费用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参保城乡居民在参保年度内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最高限额由5万元调整为8万元。

  提高普通门诊费用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标准。参保城乡居民普通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100元上调至130元。同时,为了缓解定点医疗机构因政策调整导致定额超支的压力,结合实际数据与现行政策,对各定点医疗机构普通疾病、单病种、床日付费结算定额标准和特例单议范围进行调整。

  阎谨告诉记者,以上所述的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三大调标”行动是市医保中心“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心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提升待遇保障水平作为落脚点,结合我市城乡居民医保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参保居民日常反映的问题,经过多轮次的测算、讨论,多方面征求意见,在确保医保基金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保障水平。

  提升生育保险报销政策 满足群众多元化生育需求

  2月1日,甘肃省将12项治疗性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近日,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人工授精、取卵术、胚胎培养的28名患者享受医保政策,顺利完成首批医保结算,降低生育费用。

  一位冻融胚胎解冻移植的患者手持缴费发票说:“这次手术费一共3200元,医保报销了1728元,个人账户支付了400元,我自己只交了1072元,以前这些费用都是完全自费的。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做‘试管婴儿’有非常大的经济压力。国家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为很多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据了解,取卵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是做试管婴儿的必备步骤,这些项目收费在医保报销前的价格分别为每次2300元、5500元和1900元。政策实施以后,一名兰州市参保人员做“试管婴儿”,仅这三项就能报销5238元,只需自付4462元。

  生育是家庭大事,也是国之大事。生育政策关系千家万户的和谐幸福,也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目前一切提升生育保险报销政策的努力,都是为了呼应当前国家全面构建生育支持措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生育需求。”市医保中心生育保险待遇科科长顾政萍表示。

  为缓解职工产前检查和产假期间的经济压力,2023年,市医保局调整提升了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政策。一是调整提高产前检查费。自2023年8月1日起,参保职工产前检查费定额发放标准由680元上调至1000元。二是优化生育保险津贴待遇享受等待期。自2024年1月1日起,将享受生育保险津贴待遇的等待期由生产前连续缴费6个月及生产后连续缴费6个月方可享受,调整为生产前连续缴费12个月的次月起可享受生育保险津贴待遇。本次政策调整,在不增加单位和职工缴费负担的基础上,一方面保障了参保职工的生活需要,缓解了产假期间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规范参保单位的缴费行为,引导参保单位依法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增强参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兰州市参保职工可通过甘肃医保公共服务平台申报生育保险待遇,实现了生育保险业务办理从线上申报,到经办机构受理、审核、支付、办结的“全程网办”,极大地缩短了生育保险待遇的享受时限。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待遇保障更高

  王敏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从公司辞职后,她经营了一家蛋糕店,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继续参加职工医保,为健康保驾护航。之所以没有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是因为她打听到参加职工医保待遇保障更好。

  市医保中心基金征管科科长薛晓巍介绍,公民从单位辞职后,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按规定可以参加职工医保,也可以参加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所在地的城乡居民医保。对于收入水平相对稳定,有一定经济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职工医保,相对来说待遇保障更高。

  为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缓解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压力,根据全省统一安排,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兰州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统一降低1个百分点,参保人员医保(含生育保险)待遇标准不降低。费率降低后在职灵活就业人员全年人均缴费将减少768元,全市所有在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减少2086万元。据悉,这项阶段性降费政策,2024年照样执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