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三农

兰州:科技助力 数据引领配置优

2024-03-27 09:01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科技助力 数据引领配置优

  惊蛰已过,气温回升。兰州渐次进入春耕时节,种植户们抢抓农时,纷纷走进田地和温室大棚,查看苗情、巡田施肥,一派忙碌的春耕景象。从全市范围来看,我市春耕备耕如火如荼,各项农事活动有序展开。

  土壤墒情及时测 科学种田有依据

  一垄垄黑白相间的地膜,一个个温室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宛若调色板在田野里绘制的花纹,成了“八宝川”里一幅唯美恬静的水墨画卷。

  日前,红古区花庄镇王家庄村的刘新华两口子在地里种甘蓝,怕耽误农时,让邻居来帮忙。压膜、播种、浇水等劳动工序娴熟利索,俨然是庄稼行里的“老把式”。一会工夫,2亩多地就种完了。

  榆中县农副产品购销公司土壤肥料监测站里,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地检测农民提供的土壤样本。化验员魏盼说:“土壤样本经过检测,可了解土壤中的氮、磷、钾、酸碱度等含量,以便对有缺失或不达标的元素进行合理配比,科学施肥,有针对性地帮助农作物更好生长。”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壤墒情的好坏、肥力的优劣事关作物生长和农民收成。今年春耕备耕工作中,为了保障春播用肥储备,抓住土壤墒情有利时机,市县(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化验、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为特优势农产品种植适宜性评价和农民精准施肥提供参考建议,为全年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我市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在榆中北山、永登西北片、南部山区以及二阴地区的重点旱作区,通过科学合理布点,建立了一批土壤墒情监测站点,形成了完善的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准确判断农田的墒情状况,及时发现土壤干旱等异常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并充分利用春播有利条件为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全市大部农区热量条件总体适宜春小麦播种,也适宜百合等旱地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榆中冬小麦处于返青期,七里河区南部、榆中川区及永登南部已陆续开始播种,皋兰开始进行田间地表平整、压砂地覆砂、田地中地膜秸秆清理等工作。

  据兰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春季计划播种农作物263.6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18.53万亩(小麦32.02万亩、玉米42.67万亩、马铃薯28.25万亩、豆类13.19万亩、其他作物2.4万亩),预计粮食产量31.05万吨;经济作物145.1万亩(油料11.63万亩,蔬菜96.44万亩,玫瑰8.83万亩,中药材17.92万亩,瓜类3.57万亩,其他作物6.71万亩)。

  用肥配肥标准化 节本增收有保障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时期,我市各农资生产、经销企业抢抓生产,供销合作社网点加大采购、备货和调运力度,各县区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春播备耕,农资先行。近日,记者在榆中县农副产品购销公司看到,偌大的数个仓库内磷酸二胺等化肥、农膜整齐码放,一辆辆满载各种农资的货车进村入镇。“作为春耕农资重点保供企业,储备量占全县70%以上,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们就开始储备农资,目前各类农资储备达12000吨,其中包括农药、种子、地膜、化肥等,已销售3000多吨。”榆中县农副产品购销公司负责人娄江如是说。

  无独有偶,红古区花庄镇茁原农业生产资料公司里,各种氮肥、钾肥等琳琅满目,拉运农资的车辆正在装磷酸二胺。店员巨正欢说:“今年春耕开始后,化肥等农资产品销量明显增加。目前已销售二胺100多吨、有机肥40多吨,地膜15吨,农药、蔬菜种子的销量也很好。”

  化肥是确保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日前在兰州绿园塑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6台机组开足马力生产地膜。生产线上,各种规格型号的农用地膜源源不断地下线,工作人员打包码放,以待销售。车间负责人魏小林介绍说:“春节后,我们就开始采购原材料,库存从600吨增加到1000吨以上,日均产量达30至40吨,能够完全满足春耕所需。”

  据市农研中心土肥站有关负责人介绍,春耕期间,为保障区域农业生产和化肥供应需求,农业部门加强了对肥料储备和供销调度,积极推进肥料市场供需平稳,保障农资供应满足农时需求。同时,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农户种植需求、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配肥方案,指导农民科学用肥、合理配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助力作物提质增产和农民节本增收。

  自今年1月起,兰州市供销社通过市县乡三级农资应急保供体系开展农资调度,坚持周报送制度,采取全市调度、区域联供、弥补缺口、连锁配送等方式,全面加强农资调配供应,抢抓货源,做实库存,全力保障春播农资供应,为全市春耕生产和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化肥储备达到4.68万吨、农药储备达到130.63吨、各类籽种储备达到8.31万吨、农膜储备达到0.59万吨,完全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种子质量稳中升 供需结构更合理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我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稳中有升。从品种质量看,目前兰州市能够通过市场调节,将国内最新育成并通过审定或登记的农作物品种应用到农业生产。从播种质量上看,近年来,我市不断通过开展种子质量抽检室内检测、病毒检测、制种田检测、转基因检测,有力确保了全市种子质量安全。

  近3年来,市县两级农作物种子检测机构每年室内检测样品200份左右,制种田每年检测1万亩左右,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种子质量总体安全有保障。

  在春耕备耕关键时节,我市种业监管部门紧扣盯紧重点市场、重点区域,严打套牌侵权、假冒伪劣、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非法转基因等种业违法行为,严查种子标签标注不规范、未按规定备案、未按规定建立保存生产经营档案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净化了全市种子经营市场,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种子部门共检查种子企业和门店280多家,抽取玉米、蔬菜等种子样品80多份。

  据兰州市种业监督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春播粮油作物商品种子需求量大概为1727.83万公斤,截至目前,除种植户自留种外,种子市场累计储备量达到1089.91万公斤,商品种子累计销售量288.59万公斤,辖区内市场种子销售达到储存量的1/4以上,种子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

  今年,我市将通过产业突破行动,扩大马铃薯和玉米制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制种产量和品质。马铃薯计划繁育原原种5800万粒,原种2.4万亩、一级种1.64万亩,包括甘引9号、冀张薯12号、陇薯7号、陇薯10号、兴佳2号、V7、吉仓1号等早中晚熟各类品种,可充分满足本地种薯供应需求。皋兰县将扩大玉米制种面积,有9家外地玉米制种企业制种,进一步提高种子生产的规范化水平。

  不误农时不误春 农机安全稳生产

  磨刀不误砍柴工,农机安全是确保春耕备耕生产任务的重要手段。今年,在春耕备耕生产中,我市充分发挥市、县、乡各级农技服务体系作用,重点开展动力机械、耕整地配套机具、农作物播种机具的检修保养,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并现场宣讲机具维护保养技术和农机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农机维修检修,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做到不误农时不误春。

  顶凌覆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通过在地表覆盖一层薄膜,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作物生长,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针对近期天气回暖,适合顶凌覆膜的条件,兰州市农研中心督促各县区农技部门积极行动,对顶凌覆膜进度实行周报制。各级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抢抓有利时机,大力开展顶凌覆膜工作。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推动顶凌覆膜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覆膜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与农户沟通确定试验示范田,向农户推介马铃薯、油菜、胡麻等粮油新品种,引导群众及早调运,为抓点示范、粮食丰产打好基础。

  在春季农资执法检查活动中,我市相关部门联合行动,执法人员深入农资市场,逐家进场查看经营资质,核查农资产品备案情况、产品外包装信息、销售经营台账是否符合规范,对门店是否存在经营假劣农资、禁限用农药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农药台账记录不规范等问题要求限期整改,以规范经营行为,净化农资市场,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购买放心农资。

  兰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还提醒农资经营门店,要做到“四不进销”,即:假冒伪劣不进销,国家禁用不进销,未经审定、登记和批准不进销,包装标签不符合规定不进销。提醒农民购买农资产品时,要到具备资质的企业或农资门店购买。购买种子时,要检查种子包装、标签,特别注意播种期、播种量及满足其生长发育的土壤、肥水条件,要注重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行良种良法配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