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甘肃省残联深入推进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行动十大提升措施

2024-02-20 17:21 来源:甘肃残联

【专题】甘肃省深入开展结对关爱行动【专题】强国复兴有我-甘肃省残联特辑

  一、强基固本

  一是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持续做好未持证残疾人、已到期未换领残疾人证情况的摸排工作,及时协调卫生健康部门和评残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上门评残。二是建立“六统一”制度,各级残联统一思想认识、统一工作标识、统一台账资料、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时限要求,进一步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季通报、年总结制度,加强规范管理、提供服务保障,确保应结尽结、任务落实、问题解决。三是深化“三访”制度,扎实细致做好倾听民声民意、宣传惠残政策、疏导情绪压力、调处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等工作,以为民、便民、安民的实际成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深化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访视制度,在对持证残疾人开展状况调查全面走访的基础上,重点对病残、孤残、一户多残的残疾人家庭定期入户访视,跟踪做好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方面政策落实和困难问题解决,严密监测致贫返贫风险。完善残联干部接访制度,各级残联领导带头,机关干部全员参与,定期到信访窗口接待来访残疾人,面对面听取诉求意见,心贴心协调解决问题。建立邀访残疾人制度,结合助残日、残疾预防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开展,主动邀请残疾人到各级残联座谈交流,让残联真正成为残疾人信得过的娘家。

  二、志愿服务

  一是树牢扶残助残、爱心善举、乐善好施理念,积极争取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各级志愿服务主管部门对志愿助残服务的支持和指导,动员更多志愿者参与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行动,积极营造向上向善、真情互助的社会氛围。二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建立爱心助残驿站,创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示范基地,打造“牵着蜗牛去散步”等爱心助残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开展爱心照料、爱心慰藉、爱心帮办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志愿服务与残疾人“阳光家园”居家服务项目和日间照料项目相互融合、相得益彰。2024年,省残联将投入5512.8万元,为1.6万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视力残疾人提供托养照护服务。三是加强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爱尔基金会、余彭年慈善基金会,以及兄弟省份基金会、各类爱心企业和各方爱心人士等的沟通和联系,争取更多助残福祉项目在我省落地实施。

  三、无碍共享

  一是扎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学习宣传贯彻,积极协同住建、民政、工信、交通等部门完善相关规划计划、标准规范,加强无障碍督导员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加大无障碍建设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及牵头建设管理部门反馈问题、督促解决,全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落地见效。二是督导基层切实抓好现有家庭无障碍改造标准、规范、流程清单、操作图集的落实应用,切实提高改造精准度和实用性。三是通过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乡村振兴投入、地方自筹等方式,拓展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资金投入渠道,加大无障碍改造工作力度。2023-2025年,每年至少为8000户有需求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四、医康融合

  一是认真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全面开展脑瘫致残等残疾儿童的摸排、核实和需求调查等工作,跟进做好政策衔接落实和康复救治服务,确保0-6岁残疾儿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实现应纳尽纳、应救尽救,并将康复救治向7-17岁儿童拓展。2024年,省残联将投入资金8559万元,为11103名0-17岁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服务。二是做好精准康复服务,实施好辅具圆梦、残疾人自助互助等康复项目,加强与卫生健康、医保部门的沟通和数据比对,配合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保参保,做到应签尽签,应保尽保。2024年省残联将投入资金1635.29万元,为13.4万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4.9万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确保基本康复服务率、辅具适配率保持在95%以上。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康复机构,严把机构重新认定和新增关口,加强全省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管理,对现有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全面评估,着力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

  五、助学圆梦

  一是与教育部门进一步优化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加强衔接配合,推动残疾儿童各类教育保障政策落实落细落准,不断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二是动态掌握各年龄段残疾学生底数,摸清需求底数,积极为残疾学生提供中高考便利服务,积极推进残疾学生中高等职业教育。三是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帮助残疾学生落实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教育各类费用减免政策,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和全日制本专科院校的在校残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落实甘肃电大残疾学生学费补贴,确保顺利完成学业。

  六、“爱心屋”助残就业

  一是认真学习借鉴厦门“爱心屋”建设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各级党政和相关部门支持,结合实际通过改建、新建、资源共享等方式,在住宅小区、商业广场、主要路口、地铁车站、景区公园、大学校园、城乡接合部等人流量较大、商贸较发达场所地段建设“爱心屋”,鼓励爱心企业认领、共建、运营、管理“爱心屋”,就近就便安置残疾人或困难重度残疾人直系亲属上岗就业。二是凝聚各方共识,压实各级责任,将“爱心屋”作为爱心磁场,不断凝聚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爱心组织、爱心人士等优势资源和爱心力量,共同参与“爱心屋”产品的批量采购、渠道拓展、消费帮扶,助力“爱心屋”持续运营发展壮大。三是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多种运营模式,创造可复制的经验做法,由点到面逐步向全省有序推开,持续扩大“爱心屋”助残就业品牌效应。2024年,省残联将投入资金600万元,在全省14个市州打造60个“爱心屋”,不断为爱心助残赋予新的发展活力,不断汇聚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

  七、拓岗赋能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继续实施好甘露助残培训项目,引导职业院校、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采取订单式、委托式、储备式、岗位代训等方式,帮助残疾人完成职业素质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024年,以农村困难残疾人为重点,投入271.6万元,帮助1544人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种养加能手200人;投入500万元,组织开展盲人按摩分级培训和考试评定工作,持续扶持“陇原金手指”盲人按摩品牌。二是规范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年审,结合“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开拓就业市场、开发就业岗位,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积极安置残疾人;促进集中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新业态就业、辅助性就业、残疾大学生就业等,完成每年新增1万名残疾人就业目标。三是实施“情满陇原助残就业行动”,省残联将投入1310万元,扶持建设6个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60个省级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2个“美丽工坊”、35家辅助性就业机构,安置带动3600名困难残疾人就业增收;投入500万元,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1200人、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1600人、新业态就业岗位补贴500人;投入600万元,补贴300名残疾大学生稳定就业。

  八、托底保障

  一是协调民政部门及时将符合政策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范围。帮助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落实好各项兜底保障政策;帮助符合住房救助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优先配租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帮助困难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对无自筹资金的残疾人家庭给予倾斜照顾。二是聚焦4.17万残疾人“三类户”积极配合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确保返贫致贫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动态清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风险。三是探索建立集治疗、培训、康复、托养为一体的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体系,为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心理疏导、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劳动技能训练和辅助性就业等服务。2024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将投入资金600万元,通过提升改造,在全省建成20个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

  九、直接联系帮扶

  持续深化残联改革,坚持就近就便、务求实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创新开展全国残联干部直接联系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专项工作。省市县残联机关在职干部和省残联直属事业单位班子成员全员参与,每名干部至少直接联系帮扶1名困难重度残疾人,及时了解和反映帮扶对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想方设法为帮扶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活状况,推动落实各项惠残政策。已参与结对关爱工作且关爱对象为困难重度残疾人的各级残联干部,按照《甘肃省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行动实施方案》继续结对帮扶;其余人员原则上在工作地、居住地确定至少1名困难重度残疾人为直接联系帮扶对象。每年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与帮扶对象联系交流不少于4次,入户探视帮扶对象及其家庭不少于2次。

  十、典型引领

  一是聚焦推动各级干部结对自愿认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主动创稳创安、构建基层和谐社会,制定专门宣传方案,深度挖掘培树结对关爱典型,扩大宣传效果。二是协调各级宣传部门在各级主流媒体开设“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行动”专题专栏,开展结对关爱全媒体采访、媒体走基层等系列宣传活动,切实讲好爱心故事、传播爱心声音,合力营造浓厚的扶残助残氛围。三是及时收集整理残联系统集体和个人在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行动中的感人做法和先进事迹,适时召开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推进会,在全系统内进行通报表扬并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激励更多干部职工主动投身关心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的火热实践中。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