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夕“田鼠大婶”现场看春晚

1月21日,农民诗人“田鼠大婶”来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观看春晚第二次彩排。
其中一个节目让她感动到落泪,“好像专门为我准备的一样”。
几天前,“田鼠大婶”收到了总台“春晚等着你”的邀请函,她十分激动,笑得合不拢嘴“叫我到北京看春晚?太高兴了!”收到总台文创“春碗”,她开心地表示“想把‘春碗’给儿子结婚用”。
“田鼠大婶”和村民们一起,热情款待了前去邀约的工作人员,还线上更新了自己的“日记”,记录下“田鼠大婶”和春晚的故事。
“田鼠大婶”名叫裴爱民,是甘肃民勤县薛百镇上新村的村民,她是一名庄稼人,在西北沙漠里种苞谷、麦子、土豆,她还是一位农民诗人,记录着西北乡村的四季风景、农事活动、风土人情,裴爱民说自己每天像一只田鼠一样,在田野间忙忙碌碌收集粮食,她的笔名“田鼠大婶”也由此而来。
尽管裴爱民早已离开了校园,但她依然保持着写日记的好习惯,她喜欢把每一天的生活写下来,把庄子上的人画出来,她把孩子们的练习本,撕成一张一张的纸带在身上,再带半截铅笔,干活时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写下来,这样的小纸条不知写过多少张。
“反正喜欢的就写下来”,从初中到现在,裴爱民写完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日记本,还写出一本20万字的书——《田鼠大婶的日记》。
在小女儿的帮助下,裴爱民还学会了电脑打字,在网络平台上开通了社交账号,用最朴素的语言,记载着丰富多样的农家生活。
通过写诗,裴爱民自由自在地表达生活,大西北的风物人情在她的笔下,冒着热腾腾的鲜活气息。
她写丰收——
呵,月亮老儿,露面了!赶紧啊,月饼献出来!
她写自己——
作为一个正经的庄稼人,夏天不割几把麦子,秋天不掰几穗苞谷,心里不踏实。
她写村庄——
村庄是沉默的,羊群由于我的到来,急促不安。一双双温和的蓝色的眼睛,湿润的鼻头,仔细嗅,仔细嗅,干草墩腾起了一股灰尘。
她写冬日——
天越蓝,鹊的叫声越发嘹亮,村庄也紧跟着鹊跺了跺脚。风闲闲地贴地儿吹过,卷起几枚干草叶子,鹊怏怏飞走。
很多人被她写的诗治愈,也了解了农民一年四季的真实生活。
裴爱民还爱画画,她用熟悉的作物和劳作场景作画,记录眼中的浪漫。她说梵高的画,让她在低头劳作时也能仰望星空。没有种庄稼之前,裴爱民的理想是每天看书画画,种了三十年庄稼之后,裴爱民发现,作为一个爱写诗的农民,首先是要把庄稼种好,“当庄稼种好了诗意便自然而然生长出来了”。
据央视新闻
- 2024-01-23今明两天 甘肃省大部气温较低
- 2024-01-23穿越时空的对话——访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修复师张文军
- 2024-01-23【聚焦2024甘肃两会】快讯丨2023年甘肃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国第二
- 2024-01-23甘肃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调整今年公积金缴存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