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崆峒区:残疾人有了“爱心家人”
原标题:【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
崆峒区:残疾人有了“爱心家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吴东泽
“老常,在忙啥?我来看你们了。”看到李盈盈迎着寒风出现在大门口,常平赶忙上去招呼着让他进屋先坐下。
刚进门的李盈盈放下手中的大米和食用油,就开始查看家里取暖的炉子烟囱,看排烟是否通畅。“你们烧炉子取暖,一定要注意通风。”说着,李盈盈和常平一起清理起了烟囱的积灰。
常平是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蒋家沟村人,他和老伴今年近70岁,儿子常亮亮为精神一级残疾。
“李书记第一次来就把他的电话号码贴到了我的炕头。”回想起结对帮扶开始后的初次见面,常平依旧很感动。对他和家人来说,崆峒区崆峒镇党委书记李盈盈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来的次数多了,他们之间便没有了初识时的陌生感。“我们认识的时间比较长了,之前就帮忙协调解决过问题。”2021年,李盈盈帮助常平要回了被拖欠的2000元工资,二人自此相识。“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启动后,李盈盈主动选择和常亮亮结对。
成为结对干部后,李盈盈协调崆峒区民政局将常亮亮纳入特困供养对象,将常平和老伴的低保登记升级为二类,协调崆峒区残联为常亮亮落实精神残疾人免费服药和住院救助。这一系列政策落实下来,常亮亮除了能接受免费治疗外,每月还能享受到政策性收入,解决了全家的基本生活问题。
“我们看病,他也会介绍医院和大夫。”李盈盈做的事,常平记得很清楚,各种帮助和关怀让他心里的压力减轻了许多,“压力小了,精神头越来越好了。”
李盈盈和常平的故事是崆峒区结对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的一个缩影。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崆峒区残联认真落实省、市、区结对关爱工作要求,牵头组织开展全区困难重度残疾人结对关爱工作,常态化开展以联系交流、走访探视、落实政策为主的关爱活动。截至目前,崆峒区帮扶干部累计开展走访探视4000多人次,联系交流近7000次,解决困难问题479个,帮办实事775件,资助各类资金18万余元。
杨广平也在此次“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最近好着没?生产和生活上有啥困难就随时联系我,我们一起想办法。”一见面,崆峒区西阳乡党委书记赵建军就和自己的结对帮扶对象杨广平熟络地交谈起来。
家住西阳乡西阳村的杨广平是肢体一级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住房条件不好。赵建军作为结对帮扶干部,先后多次协调相关部门,为杨广平争取补助资金2万元,修建了4间新房,同时鼓励杨广平的父母发展养殖产业,增加家里的收入。
杨广平的父亲杨文江说,赵书记经常购买生活用品到杨广平家中走访探视、嘘寒问暖,在精神上给予鼓励。现在家里越来越好,我们对以后的日子更有信心了。
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在扶残助残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爱心企业的身影。
2023年11月17日,甘肃新世纪投资控股集团向崆峒区700名残疾人捐助420万元(分三年捐助)。崆峒区积极探索拓宽关爱渠道,衔接爱心企业积极投身“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中,开展对区内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的捐助活动。同时,为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家属介绍适合的工作,帮助他们自力更生,在增收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基层残联组织就是要维护好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当好他们的‘娘家人’和‘爱心家人’。”崆峒区残联理事长秦生成说,崆峒区残联将聚焦困难重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在人文关怀、精神关爱、救助帮扶、纾困解难上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弱有所扶、困有众帮的扶残助残良好氛围。
- 2024-01-08崇信:成群鸟儿舞蹁跹 冬日汭河景色美
- 2024-01-08崇信:冰挂美如画
- 2024-01-08【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平凉市: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 2024-01-06“团结花”结出“幸福果”——平凉市崆峒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