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西和:中药材开出助农“致富方”

2023-11-01 16:34 来源:中国甘肃网

分拣半夏

  近年来,西和县依托“千年药乡”资源禀赋和“中国半夏之乡”美誉,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力构建半夏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外贸和研发一条龙产业链,全县半夏产业蓬勃发展。

  在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半夏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声,一颗颗“珍珠”般大小的半夏从加工流水线流出,工人们忙着挑拣、装袋、搬运,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

  “在这里上班三年了,干的是分拣半夏的手工活,一天挣60元到100元不等,看半夏的大小,大了拣起来快,像“小珍珠”一样小的拣起来慢点,主要还是手底下的功夫。”刘秀花一边拣半夏一边笑着说:“外出务工不识字,家门口有这样的合作社,让我们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多多少少一月能挣一千多块钱,既能照顾家又能挣到钱。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以“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原则,大量种植半夏、淫羊霍、牛蒡子、柴胡、款冬花、党参等地道中药材,在不断扩大规模、优化管理,以提升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实施的同时,吸纳周边群众到合作社务工,有效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的互利共赢。

  据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鲁马成介绍:“合作社通过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加工标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统一模式,带动全体员工及周边群众依托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目前,合作社年均生产销售中药材总量达1200吨,总产值约1亿元。”

  近年来,西和县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22个,推进中药材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半夏产业已覆盖全县20个乡镇,种植面积达2万亩,产量约8000吨,产值达6.4亿元,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产品远销重庆、四川、浙江、福建等地,有效带动了县域10亿元中药材产业集群发展。

  通讯员 梁云霞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