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庄浪:绘就乡村新画卷 谱写振兴新篇章

2023-10-23 16:22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今年,庄浪大力在“文化赋能”上做文章,把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同时紧紧围绕“聚集群、强延链、全要素、多业态”的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构建“藏牛于户”发展模式,同时千方百计研究破解农户肉牛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柳梁镇大庄村,村道两侧的篱笆围栏、充满田园诗画的展牌、通俗易懂的党建宣传标语,处处展现着建党精神、庄浪精神、家风家训、村规民约。小小的“竹篱笆”装点着大庄村的一角一隅,编织出一幅浓浓的乡村美丽田园画卷,不仅美了环境“面子”,又赢了文明“里子”,也让精神生活“更繁荣”,让乡情乡愁“有归途”。“现在开车到门上也不滑,没有泥泞路,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柳梁镇大庄村村民蒙旭红说。

  为了打造以苹果产业为主、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农旅融合田园乡村振兴示范村”,柳梁镇立足全村2200亩山地梯田有机苹果,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巩固落实“一村一品”苹果产业的基础上开展“五产”并举的发展模式,兼顾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五小产业”、劳务产业和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柳梁镇大庄村村民赵三宝养着一头牛,务作八亩苹果园,苹果今年初挂果。“以后都有发展前途,村上这几年变化也大,主路都硬化了,产业路基本都沙化了,交通也便利。”赵三宝深有感触。

  今年,柳梁镇深入挖掘乡村的资源和文化,把保留本土特色、乡土气息与升级完善基础设施相结合,一体化推进产业链条延伸、人居环境整治、巷道硬化、村庄美化、乡村治理等系统工作。

  王丁丁是柳梁镇川边村村民,在家和父亲一起养牛,靠着勤劳和多年积累下来养牛经验,他们把自家的48头牛养的膘肥体壮,今年已经繁育了22个牛犊。

  “从2016年开始养牛,经过这八年的努力,从八头开始繁育到现在48头,去年收入有12万左右,今年预计能达到16万。”王丁丁是柳梁镇川边村村民,在家和父亲一起养牛,靠着勤劳和多年积累下来养牛经验,他们把自家的48头牛养得膘肥体壮,今年已经繁育了22个牛犊。

  “目前种了140多亩地,反正基本80%的草和精饲料自己就备足了。”王丁丁指着的牛舍旁两个青贮池里压得严严实实的饲草说。

  为了降低了养殖成本,让肉牛饲草更有保障,柳梁镇构建起循环农业绿色发展产业链,用合作社在养殖企业和农户之间搭起了一座联系桥梁,着力解决农户生产难,养殖户收购青贮饲料难的问题,实现了养殖户与种植户共赢,纵深拓展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粮饲兼顾、草畜配套、种养循环、资源生态循环发展农业之路。

  据柳梁镇党委副书记苏越介绍,柳梁镇坚持以链长制为抓手,以打造平凉红牛产业强镇为目标,积极推行藏牛于户和规模养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建成500头平凉红牛繁育中心1处,即将开建千头标准化养殖小区1处,打造千头养牛示范村1个,全镇牛只饲养量在1万头以上,年出栏4000头左右,牛产业已成为全镇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美丽乡村建设应具有“文化内涵”,不仅要突出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更要注入生态文化,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和品质。柳梁镇内修文化,外修产业,“内外兼修”共同凝聚起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让老百姓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绿、留得住乡愁。

  通讯员 赵军宝 李鼎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