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酒泉

田畴织锦绣 沃野奏欢歌——酒泉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工作纪实

2023-10-23 08:56 来源:酒泉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统领,以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为主攻方向,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后期管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等工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至去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16.34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55%。今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5万亩,目前正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年内可完成工程量的90%。

  让高标准农田成为“聚宝盆”

  近年来,我市按照先规划后设计、先流转后平整和“到册不到户”等推进模式,打破村组界限,把零碎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小地变大地,为加快全市农业生产向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农业模式转变奠定了基础。

  夏秋时节,在肃州区成片高标准农田,籽粒饱满的麦穗随风摇曳,收割机在田间轰鸣,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东风,肃州区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托高质量农田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曾经的“巴掌田”变成稳产高产的“希望田”,高标准农田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目前,肃州区上坝镇已在9个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5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61.2%。今年以来,上坝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上坝村3组建成500亩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复种高原夏菜示范基地一处。采用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实现了粮食安全和蔬菜产业效益双提升。

  “浅埋滴灌小麦收割后,我们又种植了西兰花和娃娃菜等,主要销往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经济效益可观。通过夏粮秋菜的种植模式,有效减轻了病虫害,蔬菜产量提升了15%左右。”酒泉市盛利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培金说。

  肃州区依托甘肃巨龙农网,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实现了产业带动和促农增收目的。

  市及县市区成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抓推进,全过程协调跟踪落实。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通知》《酒泉市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秋冬大会战”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会,强力推进任务落实。各县市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考核指标清单,形成主要领导包片、县级领导包村、部门干部驻点、镇村干部包户的四级责任体系,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统筹有力、推进有序、落实有效。

  创新投融资模式解难题促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全市农业基础条件的重大支撑。

  秋收后,玉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迎来黄金期。在黄闸湾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派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

  甘肃玉润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韦钰说:“黄花营片区总规划投资土地平整项目1.77万亩,修建蓄水池9座,11月底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

  今年,黄闸湾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粮食产能提升、产业培育壮大一体推进,着力解决辖区田块细小化、灌溉效率低、地力水平低和盐碱化程度高等问题。

  黄闸湾镇党委副书记丁小倞说:“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3.58万亩,总投资9730万元,涉及泽湖村、梁子沟村、黄闸湾村和黄花营村。目前,各项工作进展有序。”

  在柳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多台机械分布在不同区域,开展表土剥离、管沟开挖、沉砂池修建等作业。不久,这里将呈现一幅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现代农业图景。

  华邦建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玉门区域副总经理焦光召说:“柳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总工程量1.34万亩,分3个项目区,计划2024年3月底建成。”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基础。近年来,玉门市紧紧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是关键。我市坚持系统谋划、前瞻思考、整体推进,全力实施乡村振兴综合建设项目,一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房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创新提出国企统筹一体化融资模式,由2家市级国有企业和县市区4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在市级层面组建项目公司,由其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政府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整合涉农资金予以配套支持。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国有企业控股,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有序引导央企、民营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统筹使用管理体制,有力保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和质量。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前不久,在敦煌市莫高镇新墩村,随处可见采收玉米的场景。莫高镇玉米种植户周永江说:“今年我种了40亩玉米,亩均产量750公斤左右,价格也不错。机种机收,这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好处。”

  农业产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增强了农业机械化程度,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又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莫高镇新墩村干部苏国庆说:“现在,玉米从种植到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省时省力还省工,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敦煌市积极落实各项种粮、惠农补贴政策,通过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多种复合种植模式等,让高标准农田作业实现“有机作业+政策扶持”,进一步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切实促农民增收。

  敦煌市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一场围绕“小田变大田、漫灌变滴灌、低效变高效”的土地革命正有序展开。

  高标准农田使农业发展具备了一块大田一台机械、从播到收的条件。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使每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在广袤的农村奏响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交响曲”。

  我市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1+3”政策体系新要求,严把技术标准,科学规范统筹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建设,重点推行“小块变大块、分散变集中”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模式。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土地平整单个田块均为大条田,表土剥离回填、机械深翻、测土配方施肥等土壤改良措施得到全面应用,河灌区水肥一体化、井灌区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标准分别达3000元、2700元。

  高效融合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高标准农田带来高质量耕种的同时,也孕育出特色农业产业。小田变大田,形成了1+1>2的效果。地间距变宽了,便于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更有利于推广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生产经营方式,可有效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为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甘肃沃昇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军说:“高标准农田采取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既增产又节约成本,今年我们又流转了500亩土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土地流转后,农户的收入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农民变成了职业农民,通过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种植,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肃州区总寨镇店闸村5组农户孙望有说:“我家经营着17亩承包地,全部流转了出去,一年的流转费1万多元。我们在本地务工,人均每天工资200多元。”

  店闸村从2020年开始高标准整治农田,村委会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5000亩地,然后又流转到各合作社,既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平整肥沃的田地、四通八达的道路、智能化的设施设备等,为我市农业优质高产护航,也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播下了希望的种子。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粮袋子”更实、“菜篮子”更稳、“钱袋子”更鼓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年来,我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等有机融合,做到建好农田、提升效益。注重与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建成特色种植基地52个,辐射带动特色产业面积达220万亩。配套蓄水池、田间管道等节水设施,使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注重与土地规模化经营相结合,采取经营权互换、入股等方式,促进耕地有序流转,将碎片化小块田变为一户一块、全村一大块机耕田,有效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等问题,带动土地流转面积达77.5万亩,占农民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5%。实现规模化经营,土地综合收益提高2.6倍。注重与提升群众收入相结合,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把土地托管至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流转,流转租金由高标准农田建设前的每亩300元增加到建设后的每亩750元,村集体每亩收取50元托管服务费,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群众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同时,产业基地或租地企业用工优先吸纳土地流转后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实现农民离地不失业、转岗再增收,年增加务工收入1.2万元至1.6万元。

  奋楫扬帆再起航,昂首阔步新征程。下一步,我市将抢抓机遇,踔厉奋进,加大各类要素投入力度,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为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酒泉融媒记者 周爱玲

  通讯员 牛景晖 李建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