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你好,“桃花姐姐”——记玛纳斯融媒体中心记者再努尔·艾克拜尔

23-09-09 00:1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专题】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晚上十点,新疆的太阳仍然未落入地平线之下,昌吉州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再努尔·艾克拜尔架好的摄像机前,走过了三只羊。

  “姐姐你不用紧张,就说说来这里玩的感受就行,也算给咱镇子旅游吸引更多的人嘛。”再努尔一边和受访的游客沟通,一边调整着她的站位,同时在监视器里确认画面,手上迅速展开3米长的话筒线。

  连着好几天多云,2023年7月12日,玛纳斯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即使到了黄昏温度仍在26度以上,一直忙碌的再努尔额头和脖子上挂满汗珠,她拿出一个发绳,随手将头发盘在脑后。

  “来,准备,3,2,1,开始。”她按下了拍摄键。

再努尔正在寻找最佳拍摄点 赵雨辰/摄

  “偶然盛开的桃花姐姐”

  粉瓣映柔光,金蕊泛流霞,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在桃花林中曼妙起舞,春光尽洒,乐声悠扬,人面桃花相映红。视频里起舞的“桃花姐姐”正是再努尔。她偶尔也会从幕后走出来,成为画面中的人。

  今年四月,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桃花村的桃花盛开,开春季节,再努尔和同事一同来到桃花村宣传桃花旅游节。受到美景的触发,同事提议让再努尔出镜一小段,配合舞蹈,拍摄一段短视频。

  这条短视频成了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的代表作品,也是再努尔记者生涯里一个重要的突破。

  在被问到以后还会不会做出镜报道时,再努尔还是坚定地说:“有需要我就上。”她珍惜每个机会,也谨慎每个选择,再努尔觉得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最擅长的部分,要在不断尝试中发掘自己最擅长的方向,不断精进,“人还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和方向,也不要拒绝进步的机会。”她也一直在工作里这样践行着自己的信条。

  “不要说不知道,我不会,要说我可以,我去学,我能做到。”再努尔笑着引导着我们这些青涩的学生记者。我想,勇敢自信地站在桃花林里播报的记者再努尔和翩翩起舞的“桃花姐姐”就是最好的例子。

桃花节短视频截图

  “要做有准备的人”

  初见再努尔时她正扛着设备从现场赶回来,放下设备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上载当日拍摄的视频素材。

  再努尔来自新疆喀什,一双深邃的眼睛时常含着笑。她在新疆大学念完了本科和研究生,2017年进入电视台工作,“结完婚生完孩子就想着换个工作,改变一下生活节奏。”2022年12月,再努尔正式进入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工作。

  她的微信头像是一张自拍照,照片里她脖子上挂着相机,自信地对着镜头微笑。她的大学时光,也一直在与拍摄工作打交道,“我从大学开始就特别喜欢拍摄,那时候有一个同学比较擅长出镜,所以我就一直拍她。”再努尔本科读的是广播电视学,长久的拍摄积累让她更加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她享受在镜头后记录和创造的过程。

  前一天再努尔接到拍摄包家店镇新开的农家乐的选题,她选择赶在晚饭期间游客较多的时候进行拍摄,乘车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棉田、玉米地快速从窗外掠过,再努尔在手机上迅速记录着一会儿可能提问的内容。

  像这样的准备,她已经习惯且熟练了。

再努尔正在拍摄调研活动 受访者提供

  6个月,是她自生疏慢慢到熟练的学习周期。没去过的地方,没拍过的选题,没接触过的新闻体裁,都在行进和磕绊中从陌生到熟悉。

  当遇上完全陌生又紧急的内容时,再努尔也坦言没什么好的方法:“就是硬着头皮拍。多拍,多问,前期做好准备,后期才有发挥的空间。跑得勤点,这样不至于没东西可用。”

  什么都要会一点已经成了现阶段媒体人的基本要求,“我们出去采访基本都是一个人,大家也都很自觉,回来拍完了就立马开始做短视频,保证时效性,也给后面可能的工作留出时间。”全媒体时代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画面拍不好的话,稿子再好,也会影响作品的质量。”于是,反复奔跑在现场,寻找角度,设计画面成了再努尔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

  “做好前期准备,才能有下一步的安排嘛。”乡村的土地是柔软的,光晕映衬下的她面色柔和又专注。

再努尔正在田间采访 受访者提供

  “因为喜欢,所以做记者”

  农家乐选题的拍摄还在继续。再努尔的个子不算高,时常需要着头检查画面,西下的斜阳透过她卷曲的头发,勾勒出美丽的轮廓,她扛着比自己高一头的设备,快速寻找下一个合适的拍摄点,熟稔且利落。

  前后忙活了4个小时,采访完最后一名游客,她熟练地卷起话筒线,收好三脚架,提起摄像机。一台摄像机,一个三脚架,电池,储存卡,话筒,这是再努尔出现场带的所有设备。

  “我发现我还是很喜欢当记者的。”回程的车上再努尔真诚地向我们讲道,“原来的时候就只是单纯喜欢有操作性的那些工作,一直在做拍摄和剪辑,但是做了一段时间的记者之后,我发现我很享受做记者。”

  但她日渐坚定的职业之路,也偶有泪水。“会有被拒绝的时候,也会委屈流泪。”再努尔的采访生涯也不是一直顺利。

  上周她接到拍摄玛纳斯群众周末休闲娱乐的选题,于是她便来到公园和广场准备从人们的夜生活切入,她一个人扛着设备在广场上寻找采访对象,准备和一群正在玩扑克的奶奶沟通,还没说两句,就被严词拒绝了,惊动了广场上的人们。

  受挫的再努尔就这样在广场上坐了两小时,看着热闹的广场氛围和她手中无法无法举起的话筒,她感到非常无助。

  恢复心情的再努尔顺利完成了后面的采访,甚至会有游客看到她是记者主动找她想接受采访,“我不希望把情绪带进工作中,但是有时候要自己缓一下,该做好的工作还是要完成的。”

  在工作里看见人们的笑脸是再努尔职业满足度最高的时候,惠民政策得到群众响应,温暖故事感动人心,民族团结拉近感情,“老百姓发自内心地开心,也愿意在镜头前表达,拍得画面也好,写得稿子也好。那时候就感觉这个工作做对了。”

  这是再努尔来玛纳斯融媒体中心的第7个月,也是她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第7年,回程的车子一路向西,追赶落日的方向。扎根在这片土地的藤蔓,在属于她人生的乔木上静静等待绽放,像那年春天的桃花一样。

再努尔的拍摄设备 赵雨辰/摄

  采访手记

  比起采访,我觉得这一程和再努尔姐姐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这个选题是我来玛纳斯之前未曾设想到的,参观完融媒体中心之后,受到老师的启发,我们准备走入这群年轻人的故事。

  那天下午,他们陆陆续续从外面采访回来,扛着设备,微微气喘着和同事打招呼,我一直以来对于记者这个职业的想象变成现实,独立出现场,带着新鲜的带着泥土气味的“新闻”,经由自己的手,呈现给受众。

  这份想象在我踩过田垄走入采访现场时变为鲜活的实感。新疆的广阔和被拉长的黄昏让这片土地多了一份接纳我的熟悉感,我坐在去采访的车上,我也成为了一个记者。

  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乡镇通讯员,留着短发的年轻女镇长,热情好客的农家乐老板,面对镜头憨厚紧张的主厨师傅,还有一直忙碌的记者再努尔姐姐,我沉浸式地走入一次现场,感受现场,记录现场。

  我一直在想做记者带给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双脚踏实地迈进现场的热情,是监视器里画面稳定带来的安心,是与人沟通时被信任的满足感,更是作品发布时的期待和感慨。

  这一程我遇见了很多玛纳斯的媒体人,他们年轻且专业,干劲十足,对未来也充满希望,他们的每句分享和建议我都有记在心上。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赵雨辰、冯杨敬,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彭佳佑;指导教师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韩亮、王晓红,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游中雪)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