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老记者程勇:我就是要扎根呼图壁 讲好新疆故事
7月11日,阳光炽热。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新疆线接力采访小分队来到呼图壁县融媒体中心,在编辑部门口,我们迎面遇到了脚步匆匆、急着外出采访的程勇。
得知我们要采访他,程勇一脸诧异,“采访我吗?我有什么可采访的?”因为以往都是程勇采访别人,对他来说,采访新闻事件、传递百姓心声、记录时代变迁,早已成为坚持了34年的职业习惯。
“大概是热爱吧!”程勇说。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热爱所以扎根。
“当时我们都是靠一根烂笔头写文稿”
程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1971年7月出生,他的父母亲是1959支边过来的。“我算一个疆二代!”程勇这样介绍自己,他穿着灰色短袖上衣,黑色长裤,眉间成一条小沟壑,一身健康的小麦色,这是34年坚守在新闻行业第一线留给他的印记。
走进程勇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正方形的办工桌,上面放着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桌前两把椅子,靠近墙有一张1.2米的小床,窗台上有三盆绿植。
刚坐定,程勇的一双手,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那双手纹路脉络清晰,文字记者常年写稿食指内侧起满一层老茧,苍老又有力量……
“当时我们都是靠一根烂笔头写文稿的。”
1989年6月,18岁的程勇开始干文教,一直在当时的五家渠报、准噶尔日报写新闻宣传。
程勇的手 傅欣怡/摄
自2001年进入到呼图壁电视台(呼图壁融媒体中心的前身)以来,程勇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每天都在更新。新闻不单单是文字的表达,还融合了广播、图片、视频等。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程勇需要身兼数职。在每个新闻事件的参访中既是电视记者要摄像;又是广播记者要录音;还是报纸、网络记者要记录,还担负着对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新媒体的内外宣任务。因此程勇不仅要会写、会制作电视、电台稿件,还要会写报纸、网络、新媒体稿件,这都需要学扎实的理论和文字功底以及独特的新闻视角。
于是,程勇每天扛着摄像机深入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和他们交谈采访,回到融媒体中心做完收尾工作后,也要再自学一会儿。
“平常也是各种学,抓住身边的一切资源,同事、网络、书籍,不懂就问。”程勇回忆说。
34年坚守新闻一线,程勇励志把成绩和论文写在基层和大地上,传播正能量。
“记者自己一个人出去也要顶一个传播机构”
“记者自己一个人出去也要顶一个传播机构”,当然程勇也如此要求自己。
说到这里,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被我们唤醒,提起这段经历,程勇挺直身子,表情严肃。
六天五夜的艰险徒步,生死经历,在程勇的心中刻下了烙印,也为他这么多年不断锻炼自己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2013年8月底,从北京、福建、云南远道而来的三名游客,结伴穿越呼图壁县的狼塔C线。
狼塔C线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狼塔C线,有“朝圣之路”之称,属于无人区,被评为难度和风景最高的九级。那里山势陡峭、地形崎岖、冰山隘口、湍水激流;野兽横行、狼群出没。
三位游客进入狼塔C线后,在跨过河流的时候,一个队友被河水夺去了生命。三个队友中只有一个成功走了出来并报了警,告知警察他们中一个遇难,一个受伤。
发生如此重大事件,呼图壁县立即成立了救援队,没有户外徒步经验的程勇和救援队的队友们,一起进入了狼塔C线。
6天5夜,每天都是一整天的徒步,翻越近4000米的雪山达坂,途中,不时会遭遇山崩和泥石流。虽然生命面临威胁、体力几乎达到极限,但程勇每天坚持和电台连线,用口播的方式向外界传递救援的进程。
一路上,程勇和队友们经历了饥饿、恐惧、暴雪。当他们找到30多岁的女驴友遗体时,她已经死亡5天了。“后面的行程每天都会和尸体相伴,这种感觉难以言表。”
在返回途中,程勇和队友们遭遇了暴雪和冰雹,当时,救援队的所有物资都已经用完,更要命的是他们在过河途中又遇到了暴雨、暴雪。衣服、帐篷睡袋都被大雨淋湿,回家的路被大雪封住,救援队陷入了困境,那一刻他们都有些绝望了。
在寒冷和饥饿中,大家依偎着度过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天气变好,积雪融化,救援队翻越了4000米的冰达坂,完成了接回遗体,救回伤员的任务。
程勇和队友们在救援过程中行走(图片出受访者本人提供)
“趁年轻,让自己尽可能的学习多方面知识,说不定你们哪天就遇到了”。程勇看着我们,眼神里满是真诚。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慢慢融入血液”
今年52岁,仍然奋战在“一线”,但更多精力放在“第二现场”的他与同事们并肩作战。
在程勇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今年上半年,呼图壁融媒体中心在记者人数很少的情况下,拿到了自治区、昌吉州媒体外宣的前三。
“取得这些成绩都是入职不到一年的新记者”,程勇很欣慰。
程勇工作照 傅欣怡/摄
同事冯沭祥这样评价程勇,“在生活方面,乐于助人;工作方面认真负责,帮助刚参加工作的同事,让他们很快成长”。
实习生张琳评价说:“他很认真的为我们负责,每次都是想着让我们真正学到东西,每一次安排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东西,而不是说跑腿,那种无聊的事情。
程勇说:“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也慢慢融入我的血液中”。虽然现在到一线采访少了,但是他仍然坚守在培训的第一线,给新人们做培训,培养年轻记者的团队精神,把机会给年轻记者们,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作者傅欣怡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学生,任蓉蓉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马瑞凡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指导老师闫瑞、白如金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指导老师韩亮、王晓红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3-08-2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陈红义:用小小画笔描绘黄土高原大千世界
- 2023-08-2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玉门油田603岗位:从“岗位”到“家庭” 的“幸福家”
- 2023-08-2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定西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马铃薯产业引领致富路
- 2023-08-22【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最美安定人马为民:家就是民俗馆 在坚守中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