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吕家庄村于静:一把小剪刀 剪出大世界

23-08-16 11:0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专题】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7月10日下午四点,我们乘车沿156县道向南行驶,来到了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玛纳斯县8公里的凉州户镇吕家庄村,一幅幅红彤彤的剪纸墙绘在白墙灰瓦的映衬下分外突出。

吕家庄村墙上的剪纸画 王琳晶/摄

  在吕家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一角,有一排白墙青瓦的房子,走进屋子,一位沉静优雅的女性正拿着一把橙红色剪柄的剪刀在大红宣纸上笔画着,她便是于静。

  于静,出生于1968年11月,新疆石河子人,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前,她是美育骨干教师、剪纸非遗传承人。驻村之后是玛纳斯县教育局的结亲干部,是“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中的一名队员,是吕家庄剪纸村中主要的剪纸技艺指导老师,也是剪纸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吕家庄村党群服务中心 王琳晶/摄

   “村民们都想学习剪纸”

  “我们最初并未想过要将剪纸打造成为吕家庄村的品牌,也没有想过要打造剪纸村,创办剪纸培训班也只是偶然的机会。”

  在于静驻村的第一年冬天,发现村民们都在往窗户上贴窗花,于是便剪了几个剪纸图案送给他们当做礼物,然而村民们知道于静会剪纸后十分感兴趣,都想跟着学习剪纸。

  在没有创办剪纸培训班时,村民们在家闲暇时都是一起唠嗑、喝酒、打牌,这样的气氛固然也十分融洽但始终缺了些精气神。在剪纸培训班开办之后,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很多人在闲暇时都会拿着剪刀练习技艺。

  剪纸培训班的创立虽然是偶然迸发的灵感,但是这灵感却造就了如今玛纳斯县凉州户镇吕家庄村的特色——剪纸村。

于静用手折叠宣纸 王琳晶/摄

  “你们现在去机场坐飞机的话还能看到我们剪纸村的剪纸”

  “剪纸馆是最近两年才建成的。”  

  剪纸馆的展示厅足有200平方米,两扇海棠木色雕花木门向外打开着,墙体两边分别绘制着梅兰竹菊剪纸图案。

  剪纸馆内陈列了诸多剪纸作品,最吸引人的便是《百米长卷》。

剪纸馆中《百里长卷》结尾 王琳晶/摄

  百米长卷剪纸作品主要讲述了党在一百年间发生的故事,从红船启航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记录了每一位领导人的治国方针。作品有一百幅,每一幅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所以取名叫做《百米长卷》。     

  “只要坚定信念,剪纸就一定会传承下去”

  “我印象最深的是跟奶奶学习剪纸的日子,童年时奶奶将剪纸教给我,长大后我也变成了她,是她让我明白传承的意义是前人传授技艺,后人守正创新。”

  于静对于喜好剪纸的人总是不吝惜表达的,她提到学习剪纸入门很容易,只需要一把剪刀和一张宣纸,可要是想正儿八经学习剪纸技艺,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时间,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是无法走远的。

  路漫漫尚远,求索之心需坚。作为传承人的于静坚定地说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是星星,它就能照亮一方土地,也许我只是最普通的一颗星,但只要坚定信念,剪纸就一定会传承下去,我相信只要我还能作灯塔,就一定会照亮更多人。”

  于静的手里总有一把剪刀和一张废报纸,她总在报纸上练习着剪纸技艺,只见她拿着剪刀向报纸斜45°扎进去,然后便十分利落的剪了起来,凑近看去是三朵尖角的毛边,问过才知,这种剪纸手法叫锯齿纹,在创造人物或植物的作品中大多会用到该手法。

于静讲解关于狼戈的剪纸作品 王琳晶/摄

  剪纸技艺只有跟随时代潮流,敢于突破创新,才能渊远流长。在驻村期间,她没有忘记自己非遗传承人的身份,作为剪纸技艺“二传手”的于静坚信不啻微茫,造炬成阳。

  (作者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刘益洋、2020级本科生王琳晶、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张澳;指导老师游中雪、闫瑞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指导老师王晓红、韩亮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