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这门手艺要继续传下去——记章万全酿醋记

23-08-15 16:24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专题】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7月11日下午2点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老奇台镇,太阳正烈。路边的圆冠榆三三两两,让戈壁上的镇子,添了几抹绿意。

  见到我们,章万全带着满脸的笑意,热情地和我们握手。45岁的章万全衣着笔挺,精气神十足。听说我们是2023年“重走中国西北角”的新疆昌吉小分队,他和他的哥哥还有侄子,顶着烈日开车来镇上接我们。

  章万全一家三代酿造手工醋,在老奇台镇远近闻名。6年前,在老奇台镇双大门村,章万全创办了这家名叫元享利贞的酿造厂,生产手工醋。

  “手工醋更香更好”

  从老奇台镇到大门村,要东行5.1公里。不一会儿,车子在章万全醋厂的宣传牌前停了下来。这块长约5米的宣传牌,是奇台县水利管理总站免费赠给章万全家企业的。

奇台县水利管理总站赠给章万全家的宣传牌 韩宇/摄

  “那里是用来蒸粮食的笼屉,这是曲缸,这是沉淀池……”刚踏进生产车间,章万全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

  在这个700平米的车间里,每年有将近80吨,近200万元产值的醋被生产出来,销往全疆各地的商超以及特产店。

  “这是酱香醋,这是米醋,这是五谷杂粮醋……”在展示车间内,章万全一个个向我们展示他的产品,如数家珍。

  价格贵,是因为原料好。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天气和土壤等自然条件都适合庄稼的生长,在这个太阳每年要炙烤2280到3230小时的土地上,早晚温差能够达到10到15摄氏度,足以让农作物充分积累糖分,品质自然上乘。

  “要用上等的麦子和玉米等原材料。”为了酿出高品质的醋,章万全每年都在全县寻找合适的粮食。

  醋虽然贵,但品质无可挑剔。“和大公司生产出来的醋不一样,我们是靠手工生产出来的醋,味道更香、更好。”章万全在向我们介绍他们的醋的时候,经常将自己的醋厂与其他全国知名大企业相比。

章万全企业主要生产的几种醋 杨惠玲/摄

  生产手工醋,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匠心活。一瓶醋的生产,要经过蒸粮、泡料、糖化、熏醅、沉淀、灌装等诸多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这批醋的质量都会出现严重下降,甚至会让醋变味、变质。

  “酿得好的醋,就只剩下麸皮。粮食里面所有的营养经过转化和升级,都融进了醋里面。”那些被奇台人视若珍宝的粮食,经过蒸熟、酒化等环节后进行发酵,会转化为一滴滴醇香的醋,重新调和人们的口味。

章万全展示正在发酵的醅子 杨惠玲/摄

  “再过一个月左右,这批醋也能上市了”。厂房不算明亮的灯光下,章万全拍了拍正在发酵的一缸醋,满眼都是喜爱。

  “每一瓶醋都是不同的味道”

  “你们来闻一下,香不香。”章万全打开一个醋缸上的塑料薄膜,招呼我们去闻一闻味道。闷热的下午让人疲惫,但在闻到醋香的那一刻,我们马上都清醒了。

  “真正粮食醋,每一瓶的味道几乎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池子的醋,在装到不同瓶子时,味道都不一样。”章万全手舞足蹈地介绍。

  每一瓶醋的味道都不一样,这是手工醋的独特之处。章万全说,粮食醋在任何时候都在发酵,只要没有入口,醋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变幻着口味。装到瓶子的酸度是3.5,几个月之后再打开,酸度可能就会升到4到4.5。甚至有批次的酱香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变得越来越甜。“我们生产的醋,没有数值,全靠经验。”

发酵用的醋池 杨惠玲/摄

  从制作到装瓶,一批酱香醋要经过60天的时间发酵,期间要经过数次翻醅,才能准确控制好醋缸的温度。

  “这款酱香醋,我们钻研了三年”

  “这是我们的C位产品!”章万全从五六个醋的品类中拿出一瓶,自豪地向我们展示。酱香醋,是章万全研制的一种独家醋。

  “你们尝尝,这是可以直接喝的。”章万全拿出两个一次性杯子,让我们品尝。第一次将醋作为饮品,我们都有点发怯。入口之后,这款酸度在7到9的醋,让我们不自觉皱起了眉头,但片刻后,醇香和浓厚就立刻在舌尖蔓延,齿间感受到了一股特别的香甜。

章万全让我们品尝酱香醋 韩宇/摄

  “醋和酒一样,都是粮食发酵的,喝多了还会醉哦。”章万全开玩笑地给我们说到。从2017年开始,章万全就钻研这款酱香醋,花了三年时间,终于研制成功。一瓶酱香醋,由五谷杂粮酿成,通过精准控制粮食的配比及发酵时间,最后呈现出一种“柔和的酸”。

  “以后我的孩子,还要让他酿醋”

  章万全做醋,还要从他之前的生意谈起。

章万全为我们介绍醋厂的基本情况 韩宇/摄

  章万全在双大门村里长大,是这片土地养育了他,也让他意识到,在这里从事农业领域的工作,一定大有可为。1997年,20岁的章万全开始做起了杂粮收购和初加工的生意。随着杂粮收购的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门生意也变得越来越难做,章万全孕育了转型的念头。

  转行做醋,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做收购生意的时候,章万全收来了一批去皮的玉米,堆放在仓库,工人们都不在,这批无人问津的玉米静静地堆在谷仓的角落里发酵了三天。章万全无意从旁边经过,闻到了一股特有的醋香,十分诱人,“当时家里人也做醋,我就想这些粮食要是酿成醋有多好。”2017年前后,章万全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做醋上,这一做,就做出了品质上乘的好醋。

  为了学习酿醋,章万全从河南等地学习了制醅技术,再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家的醋更健康、更好喝。“平时没事,我们就读一些酿造学方面的书,才能知道怎么把这些五谷杂粮酿好。”每一次工艺的改进,章万全都会从书本上取取经。

  三代酿醋的经验,再加上不断的学习,章万全酿出来的醋一经推出,就大受好评,在全新疆范围内,都十分有名。

  在未来,如果市场环境变好,需求量增加,章万全还希望将市场扩大到全国各地。

  “希望更多人喝上我们的好醋。”章万全满怀期待地说。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韩宇、杨惠玲,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琳晶;指导教师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韩亮、王晓红,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闫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