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95后”青年仲麟: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扎根沙漠植“绿海”
民勤以北,浩瀚的沙漠里,连绵不断的沙丘一座连着一座。在一望无际的漫天黄沙中,梭梭、沙枣、红柳等沙生植物星星点点,风中摇曳,努力对抗着荒漠侵蚀人类生存空间的速度。
一位来自民勤县西渠镇丰收村的年轻人,头顶炎炎烈日,身披滚滚黄沙,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在腾格里沙漠西部种植梭梭树,公益造林3000余亩。
初见仲麟,他身着白色短袖和黑色运动裤,朴实无华;暗红色的脸庞,黝黑的皮肤,粗粝的双手,丝毫看不出这个年轻人只有25岁。
仲麟在沙漠中讲解治沙知识 高炜博/摄
我热爱着我的家乡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个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的小县城,曾面临一系列生态问题,流沙不断吞噬,沙漠年年推进,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曾经给出断言:“中国甘肃民勤县,将会从地图上消失。”
作为地道的民勤人,仲麟居住的村子旁边就是茫茫沙漠,特殊的地理位置,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据他回忆,幼时的村子常常因为沙尘的原因断水断电。
仲麟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种了20多亩的蜜瓜和一些玉米、葵花、小麦。在大学期间,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仲麟积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思考着如何振兴民勤县沙漠中的绿色产业,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建设家乡。
2020年7月,大学毕业的他,不忘初心,决定回到家乡民勤。不出意外,父母和身边人大多表示不理解。他笑着说道:“好似我们西北的孩子生来就是为了逃离西北”。
面对周围人的种种质疑,仲麟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为家乡的治沙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仲麟说:作为当代青年,我热爱我的家乡,我喜欢梭梭树。努力不是为了摆脱家乡,而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唯有担起我们青年人的责任,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我爱那里的梭梭树
要在沙漠里种活一棵树不容易,而决定这棵树能否成活的,常常是播种它的人。
四年前,他第一次尝试在家附近的沙地种梭梭树,由于种植经验不足,仅为500棵树浇过一次水,最终全部旱死。
仲麟并没有放弃,他通过查阅资料,向当地老一辈治沙人学习经验,又种了800亩梭梭树。为了方便看护树苗,仲麟直接把“家”搬到沙漠里,他头顶烈日、脚踩风沙,每天在沙漠里坚守24小时,一天下来,嘴角、鼻孔、耳朵里都是泥沙,却没有一句怨言。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树苗的成活率最终高达90%。
今年,仲麟又在腾格里沙漠公益种梭梭树300余亩,他如同照看孩子般精心照料着这些小树苗,用防护栏将沙漠里种植的树苗围住,防止动物啃食。
行走在沙漠里,遇到树根暴露出来的梭梭树,仲麟弯下腰,刨开沙,重又种下去。
“这些都是今年新种植的梭梭树,虽然现在比较矮小,看不太出来,但明年以后,就可以明显地看见一排排梭梭树了。”仲麟望着一棵棵亲手栽种的梭梭,露出满脸喜悦。
正是因为这种信念感,他们坚信种下的每一株小小的梭梭,最终都能汇聚成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海。
仲麟,共青团十九大的代表,如同小小的梭梭树,扎根沙漠,“我会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种更多的梭梭树,为家乡治沙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不仅过去的民勤人做到了,以仲麟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也在接续奋斗着。
团十九大代表仲麟 受访者本人提供
我爱坚守在民勤的人们
近年来,民勤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在沙漠中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用蜜瓜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七月的民勤,正值蜜瓜成熟。田间地头,到处是农人忙碌的背影。仲麟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帮助当地人销售蜜瓜。仲麟说:“今年电商团队加入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年也会有许多的志愿者和各行各业的青年人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据了解,每年都有学校和学生来到沙漠,和仲麟一起植树、种瓜。
仲麟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荒漠化治理工作中。治沙致富,不仅仅是民勤人自己的事情,更是全国人民的事情。”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为治沙工作贡献着力量,是民勤防沙治沙阵地上的亮丽的风景线。
在田地里摘瓜的农人们 高炜博/摄
“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
正是因为有像仲麟一样的民勤人民的坚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民勤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昂首向前,闪耀在西北大漠之中。
(作者白莉、罗雨璇、高炜博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教师谭泽明、周兆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3-07-27【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腰站子村的年轻人:双向奔赴在希望的田野上
- 2023-07-27【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朱家湾村的老人们:寄情田园山水 见证乡村振兴
- 2023-07-26【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新一代石油人,把青春抛洒给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