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书香郭河:推进文明乡风 打造宜居民俗村庄

23-07-18 11:0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专题】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从莲花镇出发,车辆沿着清水河自西向东行驶一刻钟后,被葱郁果树围绕的郭河村进入视线之中。一座高大的雕塑伫立在郭河村头,衣袂飘飘、手执画笔的吴道子展示着饱含底蕴、崇文重教的书香郭河。

  “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滋养着村民”

  秦安县郭河村地处莲花镇东部,东邻五营镇王洼村,西接莲花镇冯沟村,距莲花镇镇政府5公里。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分别为杨家湾、冯家窑坡、洞门桥、郭家河、余家湾和桑家大洼。郭河村党支部书记冯世杰介绍,郭河村共有741户人家,总人口达3344人,其中有2000多人都属郭姓。

  郭河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年间,置于郭家河文化广场的“村史延续碑”对其发展进行了详细记录:“祖上于山西迁徙而来,崇文重教,贤达辈出,书画创作在清水河流域首屈一指。”对村中一直延续的书画传统,冯世杰骄傲地说道:“我们村的书香文化自清朝便出现了!”

郭家河文化广场的“村史延续碑” 季怿慧/摄

  据冯世杰讲述,光绪年间,庠生“八师傅”郭兰亭在郭河村创办学院,专门教授书画知识,受此影响,村里先后涌现了诸如郭希仪、郭令仪的一大批优秀书画名家。在悠久浓厚的书香氛围笼罩之下,村子十分重视书画能力的培养与传承,时至今日,全村将近一半人是书法爱好者,并且已有400多名学子升入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深造。

  基于源远流长的书画文化,乡政府与村两委决定在进行郭河美丽乡村建设时突出“书香”特点,打造“书香郭河”。“我们想了很多形式,尽可能地展现村子的书香气。”冯世杰解释道,重修文化广场、展览名家作品、建设书画长廊都在致力于此项工作。

  名家作品展览中包括20多幅郭河籍人士书画名作,清朝书法家郭兰亭的作品也被囊括其中,冯世杰强调:“这是郭河村仅存的唯一一份郭兰亭墨宝”。书画长廊以村主干道为主,分布在道路两侧的墙壁上,全长1.3公里,保证村民在日常出行时可以欣赏书画作品。

书画长廊中写有书法的墙壁 季怿慧/摄

  文化广场正对面,一家秦安县墨池书画馆开设于此,馆长为该村书法家郭孟杰。走进书画馆中,墨香袭人,郭孟杰的作品或挂或叠放于书桌之上;其中一侧立着“秦安县墨池自乐班”展板,展板前有表演的空地,两侧摆放着扬琴、二胡、大锣、干鼓、檀板等乐器,郭孟杰逢年过节就会组织村民演出秦腔;内门上悬挂着甘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读者出版新闻有限公司授予其“耕读人家”的牌匾。据冯世杰说,郭孟杰经常在村里举办一些公益性的文艺活动,开办免费的书法培训班教授书法。

秦安县墨池书画馆 季怿慧/摄

  “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滋养着村民”冯世杰感叹道,“在村支部和村民的集体努力建设下,村民在书香氛围中耳濡目染,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做靓街区、美化村组、靓丽庭院’是我们最初打造美丽乡村的思路”,冯世杰介绍。郭河村毗邻清水河,风景秀丽,村委会立足郭河村居住环境、村容村貌特点,先后组织召开4次专题会议,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郭河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重视生态建设与生态振兴,兼顾人居环境改善和农村小生态建设两大环节。村子致力改善人居环境,下了保障基础设施这枚先手棋,冯世杰也阐释了其中奥妙。原先,村里私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较为严重,人居环境有待美化,在人居环境百日攻坚战开始后,这些现象最早得到整治。

  过去一年,郭河村共拆除私搭乱建23处,残垣断壁15处,整治不规范柴堆152处,清理各类垃圾350多方。此外,村两委积极开展卫生改厕行动,自2020年以来,实施该行动的农户已达到全村的三分之二,今年已有164户完成了卫生改厕。

  路边门面店的褐色木质牌匾统一美观,店名通过阴刻技法镶嵌其中。这些牌匾都由村两委免费提供,一眼望去,古色古香,颇为整洁古典。

郭河村统一风格的牌匾 季怿慧/摄

  在拆违治乱之余,郭河村着力破解基础设施滞后难题,通过整修、美化墙面,维修水渠,铺设人行步道等举措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村子还在稳步推进该计划,3.3万平方米的小巷道硬化也提上日程。

  “村子的绿化也是工作中的重点。”冯世杰说,村子坚持因地制宜、“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原则,物尽其用,开发零散闲置地块修建小花园,栽植苗木。在开展村庄绿化行动的道路上取得较好成果。冯世杰介绍,截至目前,村组道路绿化率达到50%,庭院绿化户数达到80%,青龙山流域郭河片造林面积达2500多亩,真正做到了“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用村规民约约出美丽乡村

  郭河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村规民约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村规民约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新社会协同共治的有力抓手。冯世杰提到建设村规民约的原因时说道:“美丽乡村建设除去需要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更需要抓住群众主体地位这一关键,进一步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智慧和力量。”

  据冯世杰介绍,村规民约的形成过程是群众意愿的集中体现,其内容多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小到垃圾整治这类居民生活环境问题,大到公共道德等社会层面问题,村规民约所提供的群众监督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冯世杰详述了村内的管理架构,在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按照郭河5个房分的实际情况,每个房分设正、副理事长各1名,负责各自所属房分的红、白事,设置巷长26名。

  村里的每条巷子入口处都挂有两张巷牌,一张为巷子名称,另一张为巷长公示牌。巷长的设置是郭河村村规民约中的重要一环,经过巷内村民民主投票选出巷长后,督促群众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激发群众自治积极性,共享共建家园。

  在常态化机制管理下,村民的道德理念和文明意识不断提升。村内经常举办“美化农村家庭”“共筑美丽新村”等评比项目,吸引全体村民参与。冯世杰高兴道:“树立村规民约后,村民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高涨了不少。”

  村民在乡村评比活动中提升了文明意识,从建设到建成美丽乡村,郭河村共用了一年的时间。冯世杰感叹:“村规民约促进村民向善向美,形成了崇文重教、书香四溢的文化氛围,村规民约,约出了美丽乡村。”

  从村头进入郭河村,路过摆放着“郭家河”石雕的文化广场,途经古色古香的书画长廊、绿植园地,直至道路尽头,王羲之雕像坐于村尾,挥洒自如……

  (作者白寒冰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指导教师张华、周玉桥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