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苟坝会议:一盏马灯照亮中国道路

23-07-13 16:2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张玉芳

【专题】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6月30日,“见证·韶华”采访团来到了遵义市。红色无疑是遵义最浓郁的底色。我们常常提起长征路上遵义会议“伟大的转折”、“两个挽救”,而这里还有一个地方,一盏马灯,一条小道,见证了改写中国命运的历史瞬间。这里,就是苟坝。

苟坝村 万娜/摄

  苟坝,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城之后,并未摆脱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1935年3月初,红军行军来到苟坝村,这里是一块三面高山环绕的田坝,非常有利于隐蔽,躲避敌机侦察与轰炸,红军在此短暂停留。苟坝会议就是在这里一个典型黔北风格的三合院召开的,青瓦、白墙、雕花窗,如今修缮的会址外墙上还保留了红军当年写下的标语。这里,有一座红军马灯陈列馆,其中的一盏马灯,对红军征途有着特殊意义。

旧址外墙上红军当年写下的标语 万娜/摄

红军马灯馆收藏的马灯 万娜/摄

  “1935年3月10日深夜,毛泽东正是提着马灯,沿着这条田间小道,找到周恩来,说服撤销了原计划第二天攻打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 苟坝会议陈列馆导学员赵艳介绍。苟坝也被称为“毛泽东用马灯点亮中国的地方”。

  苟坝会议源自1935年3月10日凌晨1点红一军团发来的一封加急电报。电报建议中央红军攻打打鼓新场(今毕节市金沙县县城,离苟坝只有50公里的路程)。接到电报后,在中共中央负总责的张闻天马上召集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是否要进攻打鼓新场。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记载,与会多数人主张打,而毛泽东在全面分析战场发展态势后,坚决主张不能打,认为硬性攻打固守之敌会使红军陷入包围圈。但毛泽东在民主表决中只得到了自己的一票。

  周恩来也曾在《党的历史教训》中回忆:“别人一致通过要打……但毛主席回去一想,还是不放心,觉得这样不对,半夜里提马灯又到我那里来,叫我把命令暂时晚一点发,还是想一想。我接受了毛主席的意见,一早再开会议,把大家说服了。”

  后来中央军委二局截获的敌方密报也验证了毛泽东的看法。该密报确认蒋介石已令重兵驰援打鼓新场,且离打鼓新场最近的部队还不到2个小时路程。红军若真去硬攻,必将陷入重围。

导学员讲解敌我态势图 万娜/摄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那个亮起一盏马灯的夜晚,毛泽东没有走过那条田埂小道,红军与中国革命的命运会是如何。而那一夜的两天后,中央特此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指挥军事。 “从苟坝会议开始,毛泽东掌握了红军军事决策权,成功地指挥了一系列战役战斗,红军屡出奇兵,三渡、四渡赤水,终于跳出敌人在川黔边的包围圈。”苟坝会议陈列馆导学员赵艳介绍。

苟坝村大龙井 万娜/摄

  来自遵义的王伟先生就是到访会址的团队成员之一,他表示:“说起来很是惭愧,作为遵义人,在此之前我对苟坝会议其实不甚了解,只熟悉遵义会议的内容。但这次参观完我收获颇丰,我才知道一次规模不大的关于作战方向的会议背后竟是一波三折的故事,是毛主席为了挽救红军命运与所有人的据理力争,是他夜里提着马灯走的那几里田埂路。原来,马灯真的照亮了中国。”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万娜

  指导老师: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朱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