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美丽崇信入画来——崇信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见闻

23-06-26 11: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余守萱 通讯员 赵富生

  仲夏时节,漫步于崇信乡间小径,山披新翠,花香袭人;城区街巷芳草如茵,净无纤尘,处处荡漾着令人陶醉的绿意。

  近年来,崇信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崇信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数据显示,目前崇信县共有林地面积49956.34公顷,新增造林面积20.36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3.11%,全县森林覆盖率46.64%。

  林在城中

  “这几年城区的变化大,公园绿地多了,有山有水处处是景。”每天坚持晨练的崇信县滨河路社区居民位继萍告诉笔者,强身健体之余,主要是享受这座城市带来的美好。

  绿树掩映,汭河蜿蜒,繁花似锦,城区的绿色“蜕变”,让每个生活在此的人感受到惬意与舒畅。

  这满目的绿意并非一日之功,凝聚着一代代崇信人矢志不渝的努力和辛勤汗水。

  “增加绿量会吸附更多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改善空气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崇信县林草局局长张继珍介绍,崇信县立足山水特色,大力实施城镇增绿添景工程,点、线、面结合,乔、灌、草相间,先后实施了县城北入口、西入口、环城西路、原304沿线等一批重点区域绿化工程,“满城公园满城花、一城山水半城香”的公园城市、花园城市成效凸显,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绿化模范县。

  城市的绿色主色调一经绘就,便向四面不断延展。面山绿化是崇信每年春秋两季植绿的“主战场”,全民参与,全域推进,使城区南北面山焕发新颜,构筑起层层绿色屏障。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浩霏告诉记者,县上围绕增强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大力实施面山绿化工程,高标准建成了西坪山等4个万亩造林示范点和湫浥沟等千亩造林示范点。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崇信县更加注重绿色通道建设,先后建成省道304线、崇白路、崇大路、203线新建路段等道路景观带15条,构建起相互贯通、扩绿添景的生态体系,城乡居民出门能见绿,游憩在林下,休闲进森林。

  此外,该县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不遗余力。建档在册的古树名木就有222棵,每逢看见参天如云或枝繁叶茂的前朝古树,人们不仅感叹这座城市的沧桑厚重和源远流长。

  城在林中

  青山拥碧水,花海绕城郭。崇信,这座西北小城从传统的“绿意盎然”变得“色彩斑斓”,绝非偶然。

  “县城建设要突出山水特色,打造文化之城、绿色之城、养生之城、诚信之城、创新之城,建设园林城市、旅游城市、精致城市。”县委书记张拴会在调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时如是说。

  谋定而后动。在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全县生态建设得到广大人民拥护,“三荒造林”、景观廊道、美丽乡村绿化等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绿色锦缎徐徐铺展。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该县坚持城乡一体、水系连通,不断拓展绿地空间,让森林进城、上路、入村、到户,着力打造“黄土高原最美乡村大公园。”据张继珍介绍,目前全县建成森林小镇4个,森林人家7户,村庄林木绿化率达到36.6%……

  与此同时,崇信做足水生态“文章”,实现了以水润城、涵养生态的综合效应,一些珍禽鸟类在汭河找到了栖身之所。“我现在已经拍到的有40多种,这几年,红尾水鸲、黑鹳、黑脸琵鹭这些珍稀鸟类也能见到。”摄影爱好者闫和平说,每天早晚,到河边健身休闲的人越来越多,就连外地游客都要感叹,黄土高原上竟有这么美的风景!

  “绿意”生金

  生态建设,让土地盖上绿色“被子”;乡村振兴,农民要挣到“票子”。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崇信积极做好统筹发展,绿色惠民的“文章”,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形成了多头并进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

  崇信县果业局局长崇磊介绍,近年来,崇信县按照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优质苹果产业链链长工程,推动苹果产业向上下游、深层次延伸,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其中高标准矮化密植园面积达到1.6万亩,形成了“一区一带一基地”的果产业发展格局,使小苹果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果。

  西刘村从深度贫困村蝶变为美丽乡村是近几年的事。虽说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可村子植被茂盛,山清水秀。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村上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招商引进锦屏镇客商薛德科到西刘村发展林下养鸡,后来办起了‘绿源美’家庭农场。”西刘村党支部书记赵建荣介绍说,农场用工优先安排本村农户,既能顾家,也能挣钱。

  “盛夏是旅游旺季,这里的柴火鸡生意特别火。”在“绿源美”家庭农场务工的西刘村群众姚红梅对记者说。去年,她参加了村上组织的劳动力技能培训,掌握了烹饪技术,每月有2800元收入。如今乡村旅游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